尊重历史、坚定自信,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作者:吕薇洲 来源:《红旗文稿》2014/21 2014-11-06 539

 20世纪90年代初,以“告别革命”论的提出为标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再度沉渣泛起。这股思潮以“重评”、“反思”和“还原”历史的面貌出现,有时甚至打着“学术研究”的幌子和“理论创新”的旗号,片面引用剪裁史料,随意歪曲历史,精心设置一个个“历史陷阱”,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迷惑性和渗透性。当前,只有尊重历史、坚定自信,才能有效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表现与严重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从否定“老祖宗”到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从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到否定重要历史人物,把中华民族史、中国共产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说得一无是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文学等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立党立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问题,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后果。

  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突出表现

  否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无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抹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将中华民族丑化为“愚昧”、“丑陋”,充满“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逃避现实的化身。鼓吹只有引入西方文化,中国才能实现“现代化”和“全球化”。

  否定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道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宣扬“告别革命”论,全面抹杀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抹杀中华民族独立斗争的历史,否定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贬损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例如,指责太平天国革命“绝无进步的历史意义可言”、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大肆散布“选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叹息的百年疯狂与幼稚”等错误论调。

  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把对“文革”等一些曲折错误的不满和诅咒,转化为对新中国的攻击和谩骂,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道路,宣称社会主义革命“只起破坏作用”,指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误入歧路”。

  否定重要历史人物。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评判历史人物时颠倒是非,对历史中一些反面人物进行所谓“翻案”,甚至对一些阻碍历史前进者大加颂扬,譬如将慈禧视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把李鸿章说成“争取国家利益”者,将袁世凯赞为“有能力的人”,甚至把蒋介石誉为“中国的救星”。而对于真正的历史伟人和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则肆意贬损否定,特别是极力抹黑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与指导作用等。

  2、 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历史虚无主义者对于历史的“虚无”并不是全面的或随意的,而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进步人物的重要贡献。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失误,他们非但毫不虚无而且还片面夸大;对于一些开历史的倒车者,他们非但不加否定而且还一味美化。这种对历史“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消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消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的历史根基,消解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就是为了通过否定历史、丑化历史,进而达到否定现实、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尽管历史虚无主义在当前的中国只是一种非主流思潮,但如果任由这一思潮继续存在和不断蔓延,势必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危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这方面,苏联解体的教训尤为深刻。历史虚无主义在苏共亡党、苏联解体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股思潮从批判斯大林入手,进而攻击诽谤列宁和斯大林开创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诬蔑十月革命使俄国离开了“人类文明的正道”,诋毁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迷误”,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终导致全民族的精神支柱坍塌,自我否定成为主流。“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军队都不在党的领导之下了。最后,苏联共产党偌大一个党就作鸟兽散了,苏联偌大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分崩离析了。这是前车之鉴啊!”习近平总书记这段精辟分析和肺腑话语,充分道出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巨大危害,也道出了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尊重历史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前提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历史被抹杀、割裂,势必会失去存在的根基并最终走入歧途。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千方百计“虚无”历史,就是为了抽离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的历史根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历史不能任意选择,更不容肆意虚无。一个民族的成功,建立在尊重其历史遗产的基础之上。

  1、尊重历史就是要正确认识历史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宝库。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年”留下的深刻教训以及“由乱及治”积累的经验智慧。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反面的警示,都可以作为教科书,教我们“知规律”、“明是非”。正是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形象地比喻为“教科书”和“必修课”,明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必须首先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正确认识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史。

  学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民族素质和国家治理能力。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经历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冲突和来自外部的挑战威胁,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积淀着中华民族高尚的精神追求和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蕴涵着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思想文化遗产,并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资治通鉴”。学习和了解这些思想智慧和历史经验,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对其中的经验教训加以认真汲取与借鉴,对于提升民族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治理能力极有益处。

  掌握世界社会主义和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自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近500年的历史,生动再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尤其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近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全面记录了中华民族如何在遭受严重苦难、付出巨大牺牲之后,经过反复比较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艰辛探索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中华民族为实现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了人民意愿,适应了时代要求。了解和掌握这些历史,有利于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论断的理解。

  洞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诞生至今的93年间,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实行了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尤其是改革开放36年来,尽管面临着国际国内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实力提升最多的奇迹。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均GDP由230美元升至近6000美元,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起来,就连美国《新闻周刊》也对我国改革开放给予了高度评价:“不管以什么为标准,中国的成就都是非凡的。它工业化的速度是西方的3倍。欧洲用100年实现的成就,中国只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实践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曾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93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尊重历史就是要科学对待历史

  能否正确对待历史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和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的必然要求,是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尤其是在当前,面对思想理论界的噪音杂音、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只有大力弘扬唯物史观,切实做到尊重历史,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才能有效揭穿历史虚无主义制造的谎言和迷雾,才能真正维护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果。

  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历史。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创造的,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尊重客观历史,尊重人类伟大实践活动所创造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全部真实情形出发去诠释历史,是唯物史观对待历史的根本出发点。为此,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历史,用宽广的胸怀、博大的胸襟来认识本民族的历史。绝不能想当然地割裂历史、否定历史,更不能虚构历史、歪曲历史。

  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对待历史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综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会出现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失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在没有成功先例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难免会遭遇一些困境苦难、发生一些错误曲折。对于历史上出现过的失误曲折,应着重分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根源,研究防止重犯的办法、措施和制度。不能因个别历史现象而否定整个历史活动,也不能因历史的阶段错误而否定历史运动的全部过程。譬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必须全面地、联系地、辩证地进行评价和分析,不能用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另一个历史时期。对待错误必须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评判,应该放在特定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下,从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中去把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如此,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亦然。任何时候都要维护历史本来的面目,抓住历史的主流主线,从历史发展的主流中汲取精神力量。

  三、自信是动力,坚定自信是破除历史虚无主义的根本途径

  自信是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继续前行的重要保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自信,是建立在其实力及其历史上取得的成功基础之上的。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历史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正是因为历史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走向,历史虚无主义才竭尽其虚无历史之能事,试图通过对历史的虚无,达到其动摇国家和民族自信的目的。因此,只有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坚定自信,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坚定自信,就是要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坚信不移。

  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中国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雄辩地证明了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正确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道路正不正确,本国人民最清楚。不能因为改革开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就误认为应当回到封闭僵化的老路上去,也不能借口改革开放中一些政策措施的不到位,就别有用心地主张走到改旗易帜的邪路上去。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坚定理论自信。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正确与否直接关乎党的性质和国家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系统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不丢老祖宗,又讲出了新话,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既要坚决反对那些鼓吹取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宣扬主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主张,防止盲目迷信西方、一味宣扬“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否则党和国家就会走上邪路;又要警惕那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一味固守马克思主义教条的思想,否则党和国家便会失去活力。因为两者都是理论不自信的表现,都会葬送党和国家的前途。

  坚定制度自信。制度问题直接关乎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建立在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基础上,具有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仍需根据经济社会领域的新情况新变化,不断变革创新、改进完善。但这种改进绝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其他制度,而是有原则和底线的。我们必须明确,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须臾不可背离或偏离,具体制度特别是各种体制机制,需要及时加以创新发展。离开改革和创新,制度自信不可能彻底和久远。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因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制度自信始终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启、发展和进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不断增强制度自觉和自信。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