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治水一样治网 ——温州网络治理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胡剑谨 来源:《红旗文稿》 2015-12-15 299

  温州是一个网络密度、网络热度、网络关注度“三高”城市。现有网民680万,网络普及率达7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30个百分点。据不完全统 计,本地接入网站数达1.35万个,微博用户达170万以上,活跃微信公众号达7000多个。温州的网络治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难度高,网民思想交汇、 观点碰撞、多元对冲的特点尤为突出,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先发性、特殊性和典型性。

  在2013年中央网信办成立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全国范围的互联网上可以说是乱象丛生。这方面温州也不例外,在本区域的BBS、论坛、网站、微博 等网络空间里,一度众声喧哗、一片嘈杂,弥漫着浓重的浮躁和暴戾之气。在地方网络舆情应对压力巨大而复杂的情境下,温州先试先行,率先探索网络治理的办法 和路径,制定了本地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管理制度,记分考核管理制度,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网络治 理模式,网络治理逐步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经过两年多来的全面治理,社会普遍反映温州的网络空间清朗了许多,网上的正能量多了起来。

  在治理初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这些制度和举措虽然让温州有了多种手段强化属地管理,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治理难题和挑战也在不断出现。目前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兴媒体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投诉、沟通渠道仍不顺畅。在中央清理 省级以上新闻机构支站、支社的大背景下,网易、今日头条、腾讯等商业网站反而纷纷到地方设点,给地方舆论引导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网络治理与浙江的“五水共治”一样是系统工程,有不少相似之处:水污染表现在水面,但根子在岸上,同样,网络污染表现在网 上,但根子在网下;“五水共治”是系统治理,要打组合拳,网络治理同样要多头并进、多管齐下;“五水共治”要抓源头治理,网络治理也要追本溯源;“五水共 治”要截污纳管,网络治理同样要净网清源,拦住网络“污染源”;“五水共治”要小鱼治水,提高水的自净能力,网络治理同样要以网治网,修复网络生态;“五 水共治”要水岸绿化,打造清新形象,网络治理同样要激浊扬清,弘扬正能量。

  一是发挥部门协同联动“水岸同治”的效能。网络世界的一切都是现实世界的镜像和投射,其根源在网下。我们改变过去“水岸分治”、“九龙治水”、 “单打独斗”的做法,建立由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舆情抄告反馈制度、舆情处置规范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组成的网上网下协同联动制度,实现了线索通 报、协同处置、结果反馈的有机统一,破解了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的难题,构建了统筹管理、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同研究、同部署、 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有效推动了网上舆情网下化解。如,协同市场监管局,加强对具有互联网信息传播业务企业的登记管理;协同市商务局,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平 台的登记管理。

  二是发挥网络管理制度“源头治理”的效能。温州的网络空间治理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到采取强制干预手 段,在特定时期发挥一定作用,再到后来用简单粗暴的封堵删除手段引发新的问题,导致部分网站打“游击战”,不断变换阵地,玩起“老鼠戏猫”。在放任与严控 之间几经波折后,我们认识到,当前网络舆情混乱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信息源头管控不严,缺乏管根本的健全制度。“打蛇打七寸”,管住源头就等于截住了污染 源,是网络治理行之有效的对策。我们抓住言论源头,出台了本地网站论坛实名登记制,促使网民发表言论慎重理性、有所顾忌;抓住审核源头,实施网络编辑从业 人员管理制度,对网络编辑实行记分考核、违规追究倒查,强化了信息发布审核把关的责任意识;抓住监管源头,对本地网站、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从“弹 性监督”向“刚性约束”转变,使管理机制步入规范化,确保网上信息可管可控。

  三是发挥辟谣举报平台“截污纳管”的效能。事实和真相永远是最好的“网络空气清新剂”。我们结合温州实际,探索建立第三方全媒体权威辟谣平台 ——温州辟谣举报平台,对网络谣言实施监测、预警、研判、辟谣及法制宣传教育,打造谣言“过滤器”,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辨别信息真伪的场所。在安徽广播 电视台“温州一女子醉驾被查当众脱裤”、陕西广播电视台“温州商人供拜纪委书记求显灵”、网传“温州永嘉梅岙两动车相撞”等一系列虚假信息出现后,我们果 断出击、严正交涉、有力反制,有效挽回了温州声誉。其中温州辟谣举报平台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第一时间辟谣发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引领作 用。

  四是发挥网络文化传播“引流激水”的效能。互联网精神是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要求“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同样,网络文化传播也不能拘于一 个地区,而是要纳入全国、放眼全球,“互帮互助、同心同智”。我们与温州周边的台州、丽水、宁德共同组建了“大榕树”网络文化区域联盟,合力唱响浙闽发展 “好声音”。充分依托69万海外温州人、35家温籍海外华文媒体等独特优势资源,组建海外网络文化传播联盟,建立统一规范的海外信息传播共享平台,快速广 泛地把“温州好声音”传播到世界各地。

  五是发挥网络社会组织“活水自净”的效能。互联网治理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和谐共存、良性循环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政府给网络社会组织腾出一定的 空间,让其有所作为。我们组建了温州市网络文化协会、微传播联盟、市民网络观察团、网络界人士联谊会、青年网络创业协会、网络经济联合会等六个有战斗力、 有威信、有目标的网络社会组织,使之成为政府治理互联网向各个领域延伸的“手臂”,这些组织的成员则成为网络中的“治水小鱼”,放大党和政府的声音、倡导 行业文明自律、共建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六是发挥网上主流舆论阵地“美化绿化”的效能。互联网常常是戾气与温情同在,网络上多一些温暖人心、感动社会的正能量,网络戾气就会少一分。政 务“两微”是提升网民对体制向心力的有效渠道。经过几年的发展,政务“两微”已放低身段,用平等和主动的态度与网民沟通互动,不断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有效 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与新浪公司合作开办了政务新媒体学院浙南(温州)分院,搭建好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主动发声的权威平台,培训好政务“两 微”负责人和编辑人员,整体提升了政务“两微”的运营能力,进一步打通了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出台职称评审新政是扩大网络正能量的有效途径。在新 闻、政工、文学创作、学校管理、编辑、导演等六个专业的初、中级职称评审中,试行将网络文章纳入职称评审论文范畴,鼓励各行各业网民多写有活力、吸引力、 传播正能量的优秀网文。推出“清朗指数排行榜”是推动新媒体规范化运营的有效手段。“清朗指数排行榜”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公众号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也能在内 容上对一个公众号到底是传播了正能量还是负能量,是促进了网络文明还是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进行量化裁定,切实发挥排行榜的导向作用,规范了新媒体传播秩 序。开展网络互助是提升网民粘性的有效方式。以互联网核心能力推动温州公益事业为使命的“乐善365 温州网络公益捐助平台”、以实现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宗旨的“隔壁邻舍”微信互助社区等网络公益平台,让网络充盈着更多的平和之气、良善之风。

(作者:中共温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