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名号是怎样一步一步臭掉的?

作者:常凯申 来源:凯申日记本 2018-10-14 1029

“公知”名号是怎样一步一步臭掉的

常凯申

“公知”名号是怎样一步一步臭掉的?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题

公知”名号是怎样一步一步臭掉的?

有人说:

【“公知一直在搞臭某股深不可测的力量,然后这股力量通过种种帮凶媒体把公知搞臭。”】

事实是这样的吗?大家是怎样觉得的?

以下是我的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之前讨论过很多了,简单说几句。

1、关于这个问题,一年多之前写过一篇理论层面分析的长文章:

《“公知群体”在舆论战中的十大弊政——兼论网络意识形态舆论战的微观层面基本理论和实用技巧》

(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838710102x0z9.html)

理论层面,看上面这篇基本就可以了。

2、公知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搞臭的,别人不可能抓着你的手去以你的名义发微博发网帖。

3、墙外公知们统治下的舆论讨论水平更烂,都沦为战忽局调戏对象了。(参考:如何看待部分网友在外国网站自发做战忽局?

4、以我国宣传部门的业务能力,不太可能做到把公知“搞臭”。他们或许这样想过,但恐怕没有这个能力。

5、今天是2018年10月13日,我这就当场抓一个现身说法的公知出来作为范例:

“公知”名号是怎样一步一步臭掉的?

刘军宁这个人,可不算是微博上什么阿猫阿狗一样的杂鱼吧,然而你看看他转这段子造谣黑人的水平……

【刘军宁,男,1961年生于安徽,199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1-3],中国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对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有独到的见解,是当代中国较早研究自由主义的独立学者、践行自由主义理念自由主义者。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2002年因被举报在北大演讲中宣扬自由主义,被该所开除[4]。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a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为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1-2][5]。作为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刘军宁策划了《公共论丛》、《民主译丛》、《公共译丛》、《政治思潮丛书》,著有《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权力现象》、《保守主义》、《民主教程》等著作。】

黑新闻联播,却连新闻联播到底是什么内容,其风格基调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位“年轻一代政治学者的领军人物”的治学严谨水平……

如果放在10年前,这样的段子基本上会收获一片叫好。

而今天,即使是在他本人的这篇微博下面,也有很多人指出“新闻联播并没有这些内容”。

“公知”名号是怎样一步一步臭掉的?

这些年来,能感受到网络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情绪化正在逐渐消退,而理性和逻辑的地位上升。

当然,这不是说网络上不再被情绪所左右了,其实有的时候还是很严重。但在那些不直接波及到公众的热点事件的评论时,“就事论事”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了,而不是10年前那样,骂“公权力”、“骂警察”、“骂体制”、再加上几句“人权”、“自由”之类的调味料,靠煽动这种情绪就能博得一片赞扬了。

更多的人开始“就事论事”,看到底具体这件事上,该谁负责就谁负责,该批谁就批谁。

那种“在鸡蛋和石头二者之间,我总是天然站在鸡蛋一方”的情绪和逻辑,与十年前相比正在明显消退。

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展,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涌入大中城市,原先的熟人社会正在快速瓦解,陌生人之间更需要“刚性”的规则来约束彼此的行为。因此,“就事论事”、“有一说一”在现实需求的刺激下进一步得到推崇。而靠情绪化宣泄来打破和攻击规则的言行,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带来不稳定性,因此只要经济不发生大的混乱,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它在日常网络上必然会被逐渐边缘化(少数民愤较大的突发事件时可能会短暂被拾起)。

这种新变化,给公知们带来了一个难题,网络理性相对回潮之后,你要黑的话,那就必须黑到点子上才能引发共鸣(表扬也是同理,不能引发共鸣的枯燥“正能量”宣传同样会引发反感)。而公知们很多人只是善于引导煽动情绪,或者懂点政治学社会学之类的,不可能对众多领域的专业事件都有太深的理解,因此“轻轻松松就能黑的动”的素材,比以前大大减少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么转型,认真去研究中国,做一个合格的、言之有物的、“能黑到点子”的批评家(这样的人市场还是欢迎的,也是需要的);要么继续走煽动情绪无脑黑的路子,动不动就“定体问”,甚至造谣,进一步把“公知”这个名头加速搞臭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5
0
2
2
2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