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作者:镡言 来源:朝阳少侠 2022-06-21 392

  俄乌战事将满四个月,美国还在不断浇油递刀。就在几天前,拜登又宣布向乌克兰追加包括炮弹、海岸防御武器、先进火箭系统等在内价值10亿美元军援。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不断火上浇油,企图通过代理人战争打垮俄罗斯。(漫画 | 刘蕊)

  然而,美国“抱薪救火”正在“引火烧身”。目前,通胀爆表、油价飙升、食品短缺等问题个个火烧眉毛,美国民众怨声载道,拜登支持率也屡破新低。近期,一些美国学者认为,美国已在乌克兰危机中露出“使命偏离”(Mission Creep)苗头,并反思历史上美国“使命偏离”酿成的灾祸,呼吁拜登政府“勿走老路”。

  “使命偏离”一词最早见于1993年的《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当时美国对索马里发起所谓“人道救援”,但由于两架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民兵火力击落,使原定的突击任务变成长达十数小时的巷战。美国大兵喋血市区,造成数千名索马里军民伤亡,美媒对此哀叹“使命偏离”。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美国电影《黑鹰坠落》中再现了美国黑鹰直升机被索马里民兵击落的一幕。

  此后,时有美国学者反思美国外交政策“使命偏离”,认为美国往往高估自身、低估对手,“过度乐观”扩大干预行动,频频给自己挖坑,终酿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国历史上“使命偏离”教训惨痛

  二战后,美国在世界各地频频陷入“使命偏离”失败怪圈,最终只能无奈发问:“他们为什么恨我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即为三大血证。

  1950年,美军在朝鲜战争之初执意越过“三八线”,企图颠覆朝鲜政权,美军总指挥麦克阿瑟一度叫嚣“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然而这场计划半年打完的仗足足打了三年,美军在付出超13万伤亡(据美方统计)的代价后仍以失败告终。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开城板门店举行。

  1964年,美国炮制“北部湾事件”的虚假信息,声称有北越鱼雷舰袭击美国军艇,借机火速通过《东京湾决议》惩罚北越,随后增派军队至50万人全面介入越战,陷入长达10年的错误战争,美军死亡人数近6万。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1964年8月2日,美国马多克斯号驱逐舰(USS Maddox)拍下了海平面上的三艘北越鱼雷艇,这三艘鱼雷艇也成为了当时美方口中8月4日“北部湾事件”的“挑事者”。然而事实上,8月4日当天根本没有北越军舰袭击美军。

  本世纪在阿富汗,美国又脱离追剿“基地”恐怖分子的原计划,企图对阿富汗“全面改造”,扶植亲美政府,结果深陷阿富汗重建陷阱和内战冲突,最终上演“喀布尔大溃败”,重现“西贡时刻”。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1975年4月19日,北越20万大军将西贡包围得水泄不通,要求所有美国军事顾问必须全部撤离越南。从29日到30日,美国只能用直升机在大使馆顶楼撤离人员,现场一片混乱。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1年8月15日清晨,美军CH-47“支奴干”双旋翼直升机飞抵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上空,撤离美方工作人员。

  美国再现“使命偏离”冲动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政府表态前后自相矛盾、目标相当混乱。冲突初期,美国坚称只想帮乌克兰自卫,不希望危机演变为美俄较量,强调绝对不派美军参战,拒绝在乌克兰设立禁飞区,张口闭口都是“我不会”“我不想”“我不要”,把“矜持感”拉满。

  随着俄军攻势一度受阻,美国开始沾沾自喜,言行逐渐失格。4月,拜登公开表示“不能让普京继续掌权”,国防部长奥斯汀也称美国希望“削弱俄罗斯,让其无力再制造类似侵乌事件”,“使命偏离”鬼火重燃。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3月26日,拜登在波兰华沙皇家城堡发表的讲话中谴责普京,表示“看在上帝的份上,这个人不能继续掌权了”。

  虽然近日在俄军连连告捷下,拜登改口作出“不寻求让普京下台,不逼乌克兰领土让步,不直接卷入冲突”的“三不承诺”,但美国为“以乌制俄”,正在将摊子越铺越大的事实可骗不了人:

  美国不仅伙同欧洲盟友对俄罗斯发起“地狱级”极限制裁,还承诺对乌克兰提供总金额高达500多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不乏远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俨然要把乌克兰当成美国武器的展销柜。

  更有美国官员向媒体爆料,美国对乌克兰“近乎实时”共享俄军行动情报,并帮助培训乌克兰军事人员。有美国学者表示,俄乌冲突正从“乌克兰保卫战”转向“美俄直接对抗的战争”。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6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北约国防部长会议上表示,美国将根据乌克兰的优先需求提供援助,并通过军人训练和装备维护加强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

  在美国刺激下,北约从“脑死亡”中惊坐起,开始频频“秀肌肉”,不但举行大规模军演,加强在波罗的海沿岸、东欧和巴尔干半岛军事部署,还煽动瑞典、芬兰等曾经的中立国家“火线”入约,拉开第六轮东扩的帷幕。

  美国“使命偏离”影响几何

  有美国学者明确警告,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言行渐趋越界,对美国长远利益无益,终将“赔了夫人又折兵”。

  美西方单边制裁非但未对俄罗斯造成致命打击,反而自损八百。今年5月,美国通胀率攀升至8.6%的40年新高,很多人开始四处搜寻打折商品。欧元区通胀率达8.1%,创下欧元问世23年以来最高纪录,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9.2%。还有报道称今年冬天约1000万英国家庭可能负担不起取暖费用。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通货膨胀在美西方对俄罗斯极限制裁下持续上升。 (资料来源 | 美国彭博公司)

  放眼全球,疫情肆虐下,美西方山呼海啸般“致命制裁”对全球能源、粮食、金融和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严重冲击。世界银行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有陷入类似1970年代滞涨的风险。发展中国家正在遭受“无声打击”,数十亿人口可能陷入贫困和饥饿。

  更危险的是,近来美西方同俄罗斯围绕核武问题剑拔弩张,美国如继续“使命偏离”,可能打开全球核危机“潘多拉魔盒”。特朗普近日也直言,美国处理俄乌冲突的方式“可能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6月17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警告称,华盛顿向基辅提供巨额军事援助可能会使俄乌冲突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

  此外,美国滥用金融、舆论霸权,无视私有产权,肆意左右舆论,动辄要挟别国选边站队,不仅损害自身信誉,也给国际体系和国际规则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难怪有美国学者称:“拜登政府对其所作所为的后果知之甚少,否则应该会重新考虑这些不明智的决定。”

  美国真正偏离的是天下大势

  “使命偏离”只是美国外交和学术界的一种话术,目的是给过往失败的干预行径贴金。究其根本,美国不是“偏离”了什么神圣“使命”,而是偏离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偏离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天下大势,偏离了公理和民心。

  “使命偏离”背后是“美国例外论”和意识形态思维定式。美国以新教伦理立国,自诩“特蒙天佑”,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天降救世的“弥赛亚”和“理想国”,带头撺掇意识形态对立,极力排斥其他文明。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长期以来,美国以“山巅之城”自居,打着所谓“民主价值”的旗号,大肆干涉别国内政,甚至策动政权更迭、扶持亲美政府。

  美国长期假意识形态之名行对外干预之实,已然形成一整套“加冕自身”和“建构敌人”的理论范式。为确保“师出有名”,美国以宗教信仰及真理、自由的名义把持道义高地,将对手描绘成毫无人性的撒旦化身,“全面消灭是唯一选择”。

  乌克兰危机中,美国疯狂给俄罗斯贴上“邪恶”标签,污蔑中国为“同谋”,翻炒“民主对抗威权”的冷战话术,把自己粉饰成主持正义的“圣人”。在上世纪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使命偏离”也可追溯至其凭空臆想的“共产主义威胁”。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4月29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柯比在记者会上质疑普京心理状态,称其“胡说八道”。

  “使命偏离”背后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地缘政治图谋。美国历史上多次扩大干预行动,并非不小心“偏离”使命,而是嗜血贪婪和霸权本性使然。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以帮助阿富汗“重建”为由长驻20年,企图掌控中东局势,最大化攫取能源资源权益。

  在乌克兰危机中,美国作为始作俑者,将乌克兰视作地缘博弈棋子,拱火浇油推动战事升级,企图在欧洲制造“火药桶”,重掌“全球领导权”。正如英国前议员乔治・加洛韦所说:“美国希望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也希望让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4月6日,欧洲议会爱尔兰籍议员克莱尔・戴利发言称,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解决军事冲突,只会让人民受苦。

  美国借乌克兰危机胁迫中国的如意算盘也打得震天响:一面散布涉华虚假信息,污蔑中方“呼应俄方政治宣传”,另一面大打“台湾牌”,宣称中方“未来如采取侵略行动将面临类似俄侵乌的后果”,试图制造台海紧张局势,阻挠两岸统一。

  “使命偏离”背后是美国穷兵黩武习性和选战拉票需求。战争机器的轰鸣声见证了美国的崛起、扩张和维霸,好战基因已深入美国骨髓。美国政府和军队、军火商沆瀣一气,早已形成利益捆绑紧密的军工复合体铁三角,一旦开战就难以止战,为美国外交政策“使命偏离”打上深厚的军事烙印。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6月,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在受访时表示,美国政客只关心选举和政治上的短视利益。

  英国诗人威廉・申斯通说过:“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本世纪初,美国在世界各地制造动荡并扩大军售,为军工复合体赚取巨额利润。俄乌冲突这场世界悲剧中,雷神、洛克希德・马丁、通用动力等军火巨头大发横财,市值凭空增加上千亿美元。美国还在能源市场趁火打劫,出口欧洲的液化天然气飙升,价格也比一年前上涨了10倍,买单的还是欧洲老百姓。

  尽管美国一些人为求“及时止损”开始反思,但利益驱动下,美国恐怕难以抑制“使命偏离”冲动。随着美国对百年变局焦虑加深,对“中美战略竞争”执念强化,加上自身问题堆积成山,“使命偏离”戏码还将在全球不断上演,酿造更多冲突事端。

不想俄乌冲突结束,美国还在搞危险的“使命偏离”

  ▲2022年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妄言中国对国际秩序构成“最严峻的长期性挑战”。

  国际社会要擦亮眼睛,时刻提防美国阴魂不散的“使命偏离”幽灵,不要为美国火中取栗,更不能做美国的替罪羊和马前卒。美国若一意孤行搞“使命偏离”,走旁门左道,到头来只能“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沦为真正的孤家寡人。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2
0
1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