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

作者:李尚德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8 2014-01-11 580

  进入新世纪,随着俄罗斯社会思想环境的改善及俄罗斯左翼政党的逐渐成熟,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创新学派领导人布兹加林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我们社会层面和意识层面的所有尖锐的实际问题,又重新摆在面前,这就要求我们转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在了解现代世界的问题和它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性的科学和一种方法论,决不能在克服了教条的、官僚主义的、唯心主义的桎梏后,使其变成某种形式主义的脱离生活的教义。”(А.В.Бузгалин,《Марксизм-АльтернативыⅩⅪвека》(Дебаты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йшколыкритическогомарксизма),М.ЛЕНАНД,2009,с-264.)布兹加林的话,表达了俄罗斯理论工作者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意愿。

  一、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派别与组织

  众所周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处境十分艰难,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冷静对待马克思主义,启动了对马克思主义重新学习、宣传以及认真研究的理论活动。20年来,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获得了两个重大的理论业绩:一是完成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重建。这里,“俄罗斯马克思主义重建”的内涵,是指对苏联政治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在此基础上,对真正马克思主义的探索直至形成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形态的全过程。在当代俄罗斯20年的时间里,这个“重建”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二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成果。20年来,在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根据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观点,可以把他们划分为四大学派:马克思主义“反对学派”、“正统学派”、“反思学派”和“创新学派”。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反对学派”,已经销声匿迹;而马克思主义“正统学派”,还在做着坚决捍卫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只有21世纪初逐渐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反思学派”,以马克思主义大家奥伊泽尔曼为代表,坚持不懈探索马克思主义真谛,同时改正那些由于苏联政治化影响,曾经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错解和扭曲。他们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对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重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于马克思主义“创新学派”,作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新学派,其组织严密、活动频繁、观点新颖,已经体现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未来走向。可以预见,他们将会逐渐成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力,由于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巨大的生命力。

  如今,活跃在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正统、反思、创新马克思主义三大派别的俄罗斯学者们,在总结苏联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验教训之基础上,集结研究队伍,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主办的“国际马克思主义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论坛”之后,出版世界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文集,并重新出版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经典著作;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编撰出版了新版的《斯大林全集》第14卷到第20卷,和原来出版的13卷本配套发行;在当代俄罗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俄罗斯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著作比比皆是;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文献的著作也已出版近百部。20年来,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俄罗斯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富有成果的道路。以莫斯科大学为主的一批著名高校相继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教学基地,增设了马克思主义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俄罗斯经济、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学、马克思主义与政党实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资本论》研究、马克思与列宁等课程,并开展了对普列汉诺夫、波格丹诺夫、托洛茨基的研究。当前,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在依托不同的研究组织如“РУСО”(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俄罗斯学者联盟)、俄罗斯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莫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论坛”、“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联盟、“俄罗斯政治经济学研究会”等,展开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研究稳定、健康地向前推进。

  二、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诉求

  面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俄罗斯社会体制的逐渐成熟,人们越来越发现马克思主义突出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生命力。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突破了以往的研究模式,研究方向更加多元化、现实化。“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思想和21世纪人类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国际学术—实践大会提出了在全球化视野下,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走向,体现出在世界形势变化条件下,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的理论诉求。

  1.新社会主义理论的兴起

  在当代俄罗斯理论界,活跃着一批新社会主义者,他们从重新认识剥削与阶级范畴着手,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进行了剖析,从而规划出未来新社会主义的模式。新社会主义者一致认为,进入新时期以来,剥削和阶级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发达国家与地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资本侵占”和“文化殖民”的方式从物质到精神进行控制和掠夺。新社会主义者指出,当代全球化的实质是,最大程度的实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这是以消费为核心、技术为载体、剥削为目的的资本主义文明形式的拓展。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获得政治、经济乃至精神文化生活统治权的一种新方式(车玉玲:《后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与启示》,《哲学动态》2010年第3期。),它与新社会主义完全不同。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保证各国基本群众绝大多数人的高水平生活,把民主、公正、人权、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安全、顾及全世界人民的利益、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置于经济自由主义之上。在俄罗斯新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过程中,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季托夫以及著名政治评论家斯拉温院士等是代表人物。

  最近两年,久加诺夫(Г.А.久加诺夫,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央书记)连续出版了两部著作:《当局上演的戏剧》和《大国》,并亲自领导俄共制订了实现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他提出的“俄罗斯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道路是要“肯定苏联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的成果,总结其历史教训,走出一条融合俄罗斯民族特质的新道路”(Г.А.Зюгонов,《СтроитьДержавы К125-летиюсоднярожденияВ.Сталина》,М.,ИТРК,2004.)。久加诺夫的“俄罗斯新社会主义”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与俄罗斯传统的社会政治思想相结合。他在《生活的教训》一书中,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当代俄罗斯的现实作了分析,他认为,“俄罗斯新社会主义”首先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对当代俄罗斯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做出明确的回答,然后,再把一般的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的、独特的俄罗斯道路结合起来(Г.А.Зюгонов,《Урокижизни》,Москва,1997,с-298.)。

  俄罗斯新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二个代表人物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季托夫(В.Ф.季托夫,国立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教授)。季托夫的新社会主义理论,首先对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了肯定的评价。在这个基础上,季托夫确立了自己的新社会主义理论,其标志性的成果是专著《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是他的新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季托夫教授认为,早在20世纪20年代,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时,苏维埃俄国就实现了“国家社会主义”。他对国家社会主义概念作了限定:国家社会主义是在确定的秩序下,由历史上一些伟大的思想家所论述的、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利益的关于社会建制的理论;“国家社会主义”要分析当代社会中现存的社会体制,并发掘出它们的“社会主义特性”;“国家社会主义”不追求符合社会主义概念的全部条件完全实现;这是一种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支持的社会主义,但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季托夫指出,在分析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任何社会主义理论时,都要把它看作是一种发展着的理论。

  季托夫提出“国家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体现了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向往。一方面,他要给社会主义正名,肯定当代社会主义的巨大生命力;另一方面,指明了俄罗斯未来的社会主义方向。他认为,“国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的建构,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社会主义的论述相一致”(В.Ф.Титов,《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социализм:новаяконцепцияобщественногоразвития》,Москва,2008,с-187.)。季托夫坚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只要科学、客观地研究社会主义及其前景,国家社会主义就一定会成为重要的思想理论依据。

  俄罗斯新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三位代表人物是斯拉温(Б.Ф.斯拉温,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教授)院士。斯拉温在苏联解体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撰写了多部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专著。其中包括《社会主义之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与俄罗斯》等。斯拉温坚持认为,马克思的思想,无论是在苏联时期,还是在当代俄罗斯,都具有不容质疑的现实意义。斯拉温在他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中指出,俄罗斯将不会重复世界资本强加的自由主义模式,但也不是退回到官僚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式上去,而是在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斯拉温坚信,在未来一定会出现同极权主义和绝对自由主义相对立的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Б.Ф.Славин,《ОсоциальномидеалеМаркса》,Москва:ЕдиториалУРСС,2004,c-238.)。

  斯拉温在《论“新”、“旧”社会主义》一文中,对“新”、“旧”两种社会主义进行了对比。斯拉温指出,不研究旧社会主义模式崩溃的原因,也就不能理解新社会主义的实质。所谓的“旧”社会主义,首先是指“苏联时期形成的那个现实的社会”(Б.Ф.Славин,《СоциализсмиРоссия》,Москва:ЕдиториалУРСС,2004,c-65.)。那么“新”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呢?具有何种特性?斯拉温指出,应该把“新”社会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后社会。这个社会汲取了自己的历史前身——资本主义社会在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方面,以及社会、政治和文化关系领域,包括民主发展、政治多元化、居民的社会保障、教育和科学等领域所有的优秀成果(Б.Ф.Славин,《СоциализсмиРоссия》,Москва:ЕдиториалУРСС,2004,c-128.)。斯拉温指出,应该认识到,“新社会主义”就其人道主义本质来讲,不可能不是“生态”社会主义,也就是说,这种生态社会主义将在民族和国际舞台上积极地为人和人类的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Б.Ф.Славин,《СоциализсмиРоссия》,Москва:ЕдиториалУРСС,2004,c-162.)。

  2.“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布兹加林(А.В.布兹加林,莫斯科大学经济系教授,当代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创办了“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学者”国际联盟,领导了一系列的左翼政治运动:“抉择”、“群众教育”、“异质全球化”等。进入新世纪以来,布兹加林又创建了“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学(постсоветскиймарксизм)”。在布兹加林的带领下,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强调在恢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精神实质——“人道主义历史哲学”(В.Г.Арсланов,подредБузгалина:ФондРозыЛюксембург,《Марксизм:АльтернативыⅩⅪвека:дебаты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йшколыкристическогомарксизма》,Москва,2009,с-9.)的基础上,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象和地位,从而把自己与“教条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新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区别开来。布兹加林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剖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并对后工业社会等现实问题作了独到的阐释。在《俄罗斯的后苏联马克思主义——对21世纪挑战的应答》、《21世纪的社会主义:后苏联批判马克思主义学》等著作中,布兹加林对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包括人道主义的价值向度、作为过渡与转变进程的社会主义学说、异化批判理论以及异质全球化思想(В.Г.Арслановидр,《Социализм2114текстовпостосоветскойшколыкристияескогомарксизма》,Интернет-ин-т“социадизм-ⅩⅪ”,Москва,Культурнаяреволюция,2009,с-389.),进行了全面的阐发。布兹加林片面否定斯大林,错误地认为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必然导致苏联解体,不强调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的必要性等,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

  “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出发点,是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精神实质重新解读。“新马克思主义”反思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概念,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进行了批判性重建,突出了二者关系中人的作用。他们从考察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出发,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实质。他们指出,马克思把扬弃“异化”作为人发展的最高阶段,实质上就是最高境界的人道主义。“新马克思主义”继承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注重“辩证法”的特点,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对当代社会经济进程进行分析,并以此来解决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当代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界日益活跃,与他们重视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俄罗斯现实的研究重心分不开。在当代俄罗斯,还没有任何研究团体像他们一样,对俄罗斯现实问题作出全面而精辟的分析。

  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在经历了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衰亡后,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放弃马克思的社会理想,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理论实质的基础上,对当代世界及俄罗斯社会发展中的矛盾进行分析,积极寻找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3.马克思主义的综合研究

  近年来,俄罗斯学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从美学、生物学、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角度与马克思主义开展对话,使马克思主义在多领域综合研究中体现出当代意义。

  莫特罗希洛娃的《文明与野蛮问题:从哲学和生物学的跨学科对话看》(Мотпосцрова,《Проблемыцивилизациииварварствавсветемеждисциплинарногодиалогафилософииибиологии》,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2010г.11.)一文重点探讨了进入21世纪后,现代文明如何陷入了野蛮的悖论。她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指出,人作为社会-历史的存在,应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和整体性中,去理解现代文明发展的悖论,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在于系统性,由于现代人具有国家、社会的身份,不得不把自己安置于社会关系的网络中,个人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按照不断变动的社会规则和文明规范规划发展自己的人生,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流动性需要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变异性和创造性,造成了个体内在的不稳定性,以及对社会资源占有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因此“野蛮”、“野性”仍然没有消除,从而使现代文明变得非常脆弱。

  列宾则认为,现代文明其实是“技术生活”野蛮创造性的体现。列宾从生物学的角度指出,生命个体的活动方式,取决于在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后生记忆,面对外部环境,对抗死亡、生存竞争、侵略掠夺仍然在根本上塑造着生物基因,宏观生存环境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个体的微观环境,现代文明环境是最主要的后生景观,其进步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代人能否走出野蛮和暴力。

  潘京的《赫尔岑和马克思的社会理想》一文从社会学意义上,研究了马克思晚年关于俄国道路的探索与俄国民粹主义“村社社会主义”思潮的关系,尤其是与赫尔岑社会理想之间的差异。作者指出,赫尔岑作为俄国近代思想的先驱,一生致力于在俄国建立起民主政权和公正的社会制度,并提出了“村社社会主义”的理想:在俄国消灭了农奴制以后,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利用村社社会组织形式过渡到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看来,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必经的阶段,因此,俄国不可能通过农村公社向社会主义过渡,后来马克思同意民粹派对俄国工人状况的研究,晚年马克思在探索俄国社会发展的道路时,确立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

  布兹加林出版了《危机:未来的抉择(全球化与俄罗斯的特异性)》(Подред.А.В.Бузгалина,П.М.Линке,《Кризис:альтернативыбудущего(глобальныйконтекстироссийскаяспецифика)》.М.:Культурнаяреволюция,2010.),该书对现代世界危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面的表现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模式的内在矛盾,进而澄清了危机产生的根源,旨在从世界格局的整体眼光寻求危机后发展的可替代模式。作者认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选择性调控和宏观规划能够避免这场灾难,但要通过个体的创造性活动和自我实现开启通往“知识社会”的道路。此外,书中讨论了谁可以成为后危机现代化中的社会政治实体。布兹加林与奥诺格诺伊合作的《谁在创造历史的今天:全球化与俄罗斯》(Подред.А.В.Бузгалина,Л.Ожогиной,《Ктосегоднятворитисторию:альтерглобализмиРоссия》.М.:Культурнаяреволюция,2010.)一书认为,全球化的幽灵正困扰着世界,美国自由主义、斯大林主义以及原教旨主义和沙文主义都是全球化霸权的表现形式,因此,必须揭露隐藏在其背后的全球化实质。作者指出,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在俄罗斯现代社会中日益凸显,各种危机充分暴露了俄罗斯以及世界范围内的真正社会矛盾。寻找人类社会可替代性的发展道路成为今天创造历史的核心问题。

  三、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特点

  正如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古谢依诺夫所说,今日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走下神坛,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教条,转变为在科学思想中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流派。走过了20年的马克思主义重建之路,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显现出独特的研究风格,具有不同以往的鲜明的研究特色,体现出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健康发展。

  1.开放自由的研究氛围

  当代俄罗斯学术界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学者们有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研究空间。现在,俄罗斯学者已经抛弃了对马克思主义过于情绪化、偏激化的态度,以科学的、理性的独立精神,站在俄罗斯国家民族的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以及关于马克思主义后来的发展学说展开客观、公正的研究和评价。

  从2008年出版的《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反对俄国革命》、《非马克思主义》等几本专著不难看出,学者们把真正马克思主义同苏联时期政治化的马克思主义进行切割,以探求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在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时,学者们引入了阐释学的方法,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教育方法,以探讨、追问的方式同读者共同挖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真理性。

  有学者指出,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概念当中,列宁的解释是最好的,即“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但是,在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教条化,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学”在内的一些基本概念。他们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被当成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武器,而丧失了科学性,应该站在民族主义、国家观念的宏观立场上,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相关概念进行重新阐释,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作为现代科学的经济学区分开来。

  《马克思反对俄国革命》一书客观地指出:“任何一种社会理论在它向意识形态的转变中都会遭到清洗、破坏和篡改,马克思主义就是如此,它成为苏联官方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被篡改为苏联文化的标准。”(С.Г.Кара-Мурза,Маркспротиврусскойреволюции.М.:Эксмо,Яуза,2008.с-302.)这样,马克思主义自然失去了它的真实性。俄罗斯学者这种大胆的分析不无道理,这些话在苏联时期是不敢讲的。

  2.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

  俄罗斯学者放弃了对马克思主义宏观的体系化、概念化研究,进入到具体问题领域的微观研究,并且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精神。学者们指出,传统苏联教科书式研究模式的最大弊病在于,将马克思主义最大限度地抽象化、系统化,试图构造出永恒不变的体系框架,从而创造出经典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这一方法论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阉割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和真理性,忘却了马克思所指出的,发展是方法的实质,批判精神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之所在。

  普列特尼科夫在《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的理论》一书中反思了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要求的不只是挖掘其对现代世界的现实意义,而且要批判地借鉴非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然而,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权威”却教条主义地否定了类似的研究成果,将其改造成“为我”形式,引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对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成果的绝对否定是实实在在的学术霸道。

  学者们改变了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简单化、概念化的态度。现在,他们能直面那些马克思主义遭遇历史质疑的尖锐问题,坚持理论内在的合理性、逻辑性,承认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即使作为真理,马克思主义与变化着的社会现实之间也必定存在距离,而关键是如何在一种辩证的张力中对其进行发展和阐释。在《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中,作者梅茹耶夫指出:“回归马克思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同样是不可避免的,正是这一转型迫使我们严肃地面对马克思。应当在他的著作中,发现原本的马克思,而不是苏联政权之下被冒充的马克思。这场转型最终将使马克思的名字摆脱苏联时代虚伪的理想主义和绝对崇拜。而马克思本人也反对把自己变成全知的预言家、掌握人类历史发展的神奇钥匙,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В.М.Межуев Маркспротивмарксизма.Статьинанепопулярнуютему.М.:Культунаяреволюция,2007.с-7.)

  有学者指出,全面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浪潮在现代俄罗斯已经开始减弱了,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偏见还存在于社会哲学中。有人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产生于19世纪中期,现在已经过时了。当然,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哲学理论是必要的,但就其意义和作用而言,不可能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相提并论。所有现代非马克思主义流派和社会哲学思潮,只是将社会—历史之现实性的个别方面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并不能够建立起统一完整的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曾经是、也仍然是统一完整的社会发展理论。继续完善社会哲学理论,并不是取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容,或者把它的结论附加到另外的理论体系当中,而是要深化和丰富马克思作为社会哲学的唯物史观本身(Ю.К.Плетников Матер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пониманиеисторииипроблемытеориисоциализма.М:Альфа-М,2008.с-7.)。 3.经典与现实的结合

  近年来,俄罗斯学术界新出版或再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普列汉诺夫、考茨基、托洛茨基、波格丹诺夫等人的著作。这一方面说明俄罗斯学者开始重视重新解读经典著作,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经典著作对解决当今现实问题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应该承认,传统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作出了贡献,但也必须认识到它对马克思主义的束缚和在一些方面的歪曲。苏联马克思主义并不都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尤其是当马克思主义受到苏联领导人以及党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并为其发挥诠释作用时,实际上已具有相当的片面性和教条性。这一点已经成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者的共识。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哪些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思想?哪些是后人对他们的歪曲呢?回答这些问题,必须重新回到他们的经典著作中,客观地研究他们的著作,同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当前现实的发展,批判地看待他们的思想。由此,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重新阐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研究的当代意义等问题。学者们力图在全球化问题日益激化、资本主义矛盾充分暴露的现实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挖掘马克思主义切中当今社会矛盾的现代性思想,尤其体现在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和人学思想价值和意义的阐发上。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仍然是学者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在学者中出现了批判和捍卫马克思经济学方法的思想交锋,学者们力图划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化的阐释之间的界限。

  4.反思与创新的交融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奥伊泽尔曼为代表的老马克思主义反思学派和以布兹加林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创新学派齐头并进,在捍卫、推动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他们近十年来先后出版了十几部专著,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2009年,反思派学者出版的著作中最有影响的就是谢苗诺夫的新著《社会主义和21世纪的革命:俄罗斯和世界》,而创新派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年可说是硕果累累,蓬勃发展。《社会主义——21世纪》就是这一学派十四名学者的论文集。创新学派和反思学派在思想和观点上并不是对立的,而是有许多共同之处,从他们的理论成果看,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交融的。他们都是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多学科角度对马克思主义重新解读,尽管他们各自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反思学派侧重于哲学和政治学角度,创新学派侧重于经济学角度,但他们都关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只不过反思学派侧重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入手,而创新学派则侧重于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入手。巴加图利亚和梅茹耶夫曾被很多学者视为反思学派,然而,他们在反思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提出了创新马克思主义的新观点。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反思学派和创新学派的理论研究的交融,在近年来突出显现出来,成为未来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必然趋势。

  5.跨学科、多元化视角

  当代俄罗斯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苏联传统理论模式的简单反思,也不再局限于对经典理论本身扭曲的修正,而是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比较研究中,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重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纠正其中一些不符合现实发展的观点,提出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途径。

  以布兹加林为代表的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者,其宗旨是创新马克思主义,但他们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能融会贯通。他们着重从方法论层面,从哲学、经济学学科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批判地继承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强调辩证法是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在关注当代现实性的基础上探求社会主义的本质,从后工业社会和全球化的角度发展马克思主义。

  奥伊泽尔曼、梅茹耶夫、谢苗诺夫等学者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角度研究社会主义。谢苗诺夫认为,人们遗忘了或者没有充分理解马克思的许多重要理论。关于革命,遗忘了两个重要理论:革命的主要原因和推动因素,人类历史的革命进程以及与旧生活决裂的必要性。关于社会主义,遗忘了七个重要理论: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问题的全面和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政治的,而是社会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变革私有制的问题;社会主义以劳动为中心的理论;关于消灭阶级的问题;社会主义是客观固有的社会和谐发展形式;关于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关于人,遗忘了两个重要理论:社会共同性是人的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以人和人自身的发展为中心的理论。

  帕金从哲学、历史学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他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认识的社会决定论原则,认为马克思没有发现从经济观点解释历史的局限性,没有把人及其整个存在置于历史的中心,存在严重的经济决定论倾向。但是,马克思晚年对俄国问题的研究说明了他对世界的新认识:他承认建立现代文明道路的多样性,承认历史运动的选择性。

  总之,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今天我们所揭示的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成为历史。然而,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会停顿,我们的研究也会接踵而行,以不断反映出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1]Т.И.Ойзерман,Марксизмиутопизм,Москва:Прогресс-Традиция,2003г.

  [2]В.М.Межуев,Маркспротивмарксизма.Статьинанепопулярнуютему,Москва:Твердыйпереплет.2007г.

  [3]Ю.К.Плетников,Историческиесуьбысоциализма,Москва:ИФРАН.2004г.

  [4]В.С.СменовСоциализмиреволюцииⅩⅪвека Россияимир,Москва:URSS2009г.

  [5]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哲学系)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