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胜利与失败

作者:魏峰 来源:观察者网 2014-03-21 718

  普京“大帝”?

  去年年末,当围绕着乌克兰与欧盟是否签署联系国协定,俄罗斯、欧美和乌内部各派力量展开博奕之初,恐怕全世界都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局势演变的最大后果竟然是克里米亚全民公投再次回到俄罗斯怀抱,此时距离1953年赫鲁晓夫一时兴起将克里米亚半岛赠送给乌克兰已经过去60年了。从一开始,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声音,多只被看作是亲俄派牵制在基辅占据上风的反对派的一种手段,会和历史上多次同样的威胁一样无疾而终。

  即使到了2月末,亲俄力量在俄驻军的支持下控制住了整个半岛,提出举行脱乌独立的公决。外界多半仍然以为,不管是顾虑直接接纳克里米亚,对于俄国国际形象的冲击;还是为了留下与基辅的新政权以及西方国家回旋、妥协的余地,俄国都更可能暂时满足于南奥塞梯模式——克里米亚宣布独立或彻底全面自治,而俄罗斯对它予以承认和保护——以后再根据未来形势的发展,计较如何最好的利用这枚重量级筹码,与乌克兰和西方国家讨价还价。

  然而现在可以相信,最晚到3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应该下定了快刀斩乱麻的决心,要一劳永逸地解决克里米亚问题。克里米亚方面两次提前了公决时间,并且把“是否同意加入俄罗斯”直接加入了公决问题中。同时,俄罗斯无视欧美再三发出的强烈反对甚至威胁警告,断然启动了接纳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的程序。至此,所有人都能预料到,克里米亚的公决结果毫无悬念可言,而俄国国内对接纳克里米亚回归也不会再有值得一提的阻力。到3月18日,克里米亚共和国和塞瓦斯托波尔市加入俄罗斯联邦条约正式签定,虽然还需要经过各自立法和司法机关最后批准,但尘埃已经落定。

  这是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第一次正式扩大了自己的领土,而且还是克里米亚——这块对于俄罗斯在历史和现实、精神和实际上都具有极大战略意义的土地,其意义之大毋庸多言。现在,俄罗斯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绝大多数民众满怀兴奋和感激的庆祝克里米亚回归。普京的威望和支持度也攀升到重任总统以来的最高点。历史上,为俄国最终夺取了克里米亚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被俄罗斯人尊崇为历史地位最为显赫的“大帝”之一。而普京成功为俄罗斯再次收回了克里米亚,而且整个过程中几乎没有造成任何伤亡和破坏。他将在俄罗斯历史上占据光辉的一席似乎已经是确凿无疑了。  

普京的胜利与失败

俄罗斯总统普京18日在克里姆林宫与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入俄条约

  会有更多的代价?

  而在西方媒体上,近期对于普京个人的抨击和妖魔化已经汗牛充栋,但这些媒体和大多数智库同时又一致哀叹,普京如今握着一手的好牌,西方对他和他领导下的俄罗斯将克里米亚纳入囊中的行为,拿不出什么有效的反制手段。

  当然,如果进行大规模动员,北约和美国并非不能在乌克兰集结起比俄军更强的军力,但且不说这样的动员耗资惊人,是财政普遍困难的欧美国家现在极力避免的“奢侈”。更重要的是俄国仍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意味着任何北约国家与它的直接冲突,都有可能升级至不可控的状态。没有任何神智正常的欧美官员或者智囊会建议,为了乌克兰而冒如此巨大的风险。

  而西方最擅长的经济制裁,至少在短期对俄罗斯的效果也不会明显。俄罗斯在冷战后出口商品结构急剧退化,2012年对前苏联以外国家的出口中,仅燃料和能源商品就占了70%以上,其它大宗商品也以原材料和农产品为主。但在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经济崛起的大背景下,这些资源类商品现在却基本不愁销路。反倒是欧洲天然气供应的四分之一依赖于俄罗斯,对俄挥舞制裁大棒很容易就砸到自己。而美俄贸易规模很小,即使完全断绝对俄罗斯来说,也不会有伤筋动骨之忧。

  但并不是说俄罗斯真的对西方毫无顾忌。如果西方与俄罗斯现下的紧张关系长期化,甚至再冷战化,俄罗斯仅凭自身2万多亿美元的GDP,与欧美抗衡将是相当吃力的。而且俄罗斯近两三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2013年的GDP增长率仅不到2%。凭借油气等初级采掘业拉动经济的旧增长模式潜力已接近极限,正需要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寻找新的增长方式和增长点。此时与欧美陷入长期化对屿,将迫使俄国将大量资源转投在安全领域,同时也将更不利于俄国企业进入和开拓西方市场。例如在经济上具有相当吸引力,但经过了多年复杂的国际角力,在2012年12月才开工的俄欧“南溪”天然气管道,原定于2018年完成的第三、四期工程现在就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直接告吹。

  就近期来说,美国逐步退出QE的全球影响恰好也正在浮现。大部分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开始感到美国抽紧银根后,资金外流给市场造成的影响。俄罗斯本就是其中受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乌克兰与克里米亚事态的发展更增强了市场的不安全心理,加剧了资本外流的速度与规模。据预计,俄罗斯今年外流的资本可能会达到1300亿美元之巨。为了稳定金融市场,俄罗斯央行在3月3日将基准利率从5.5%大幅提高至7%,但这又不可避免的可能挫伤实体经济的发展。

  自2月末以来,俄国股市最深时下跌超过了20%,卢布在事件爆发前已经大幅贬值的基础上继续下探,经俄央行三次入场大规模干预后,仍一再创下历史新低,已经接近原来预期年末才会达到36/37:1一线。虽然这些指标并不能证明俄经济已经陷入窘境,但也绝不是好迹象。对于普京来说,在克里米亚回归的欢庆过后,如果经济发展长期低弥,将会严重影响到他在民众的威望和受欢迎程度。

  另外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在西方的支持下,乌克兰新政权或者重组乌军,或者直接拉来类似前南战争中的雇佣军,向克里米亚甚至俄罗斯本部发动袭击、攻击。那样的话,俄罗斯就可能不得不再经历与二次车臣战争规模、烈度相近的地区战争。付出的代价目前甚至难以预计。

  克里米亚VS乌克兰

  当然从目前看,在克里米亚奔向俄罗斯的这半个多月中,乌克兰新政权总的来说,是完全束手无策,只知道向西方恳求帮助,而且还张皇失措到了闹出在Facebook上发布动员令之类的笑话。而西方国家显然也没有做好俄罗斯愤然摊牌时的应对预案,至今宣布的制裁措施反被俄国官员专门拿来嘲笑。以至于很多元老和智库都纷纷站出来批评质疑,西方在乌克兰是不是太过于冒进,以至于当俄罗斯一旦反击,就被置于非常尴尬的处境。

  可是如果我们把眼光稍微再放得远些,却可以轻易看出,尽管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胜利确实干净利落,但还是无法掩盖历经十余年的反复争夺,却终于还是丢掉了乌克兰这个最重要的兄弟之国。去年末,全球媒体上还满篇的渲染,俄罗斯一掷150亿美元以上的巨额援助,成功的把乌克兰拉出了欧盟的轨道,倒向普京设计的“欧亚联盟”。而现在乌克兰宁愿接受IMF最苛刻的条件,也要“脱俄入欧”。

  2005年“橙色革命”后尤先科上台时,“亲俄”的地区党仍然团结在亚努科维奇周围,掌握着大多数东部和南部州的地方政府,在国会中有强大的党团。甚至“橙色”内部也还有势力庞大不在尤先科之下的季莫申科集团愿意两头下注。普京仍然有信心暂时退却,耐心的等待再将乌克兰拉回俄罗斯一边的机会。但这次亚努科维奇直接出逃,地区党已呈土崩瓦解之势,新的乌克兰内部权力结构中,亲欧美派占据了绝对压倒性优势,反俄成了最重要的政治正确。即使在靠近乌俄边界,亲俄气氛一向最浓的顿涅茨克、哈尔科夫地区,基辅新政权的支持者也已经接管了地方政府,基本控制了局势。俄罗斯在乌内部已经找不到多少有份量的盟友,甚至很难找到可以正常打交道的中间派。

  夺取克里米亚,普京其实还是以一次漂亮的战术反击,暂时遏制了战略失利发展成全面溃败。克里米亚半岛固然是黑海之钥,但2月之前这个战略要地实际本也是在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控制之下。将它正式收回俄国版图,固然可以预防乌新政权彻底倒向西方后,将克里米亚交给北约的最坏结果。但它对乌克兰多数民众的朴素民族感情和尊严,毕竟是种巨大的刺激和伤害。很难想象在克里米亚归属这个纠结没有妥善解决之前,俄乌关系能再恢复亲密合作的状态。从这个角度看,收取克里米亚其实只是俄罗斯无奈之下的“止损”之举。

  相较之下,如果乌克兰全面倒向欧美,从它东北部的苏梅州(Сумськаобласть)出发,穿过一望无际的平原抵达莫斯科,直线距离只有不到五百公里,比二连浩特到北京都更近。俄罗斯的腹心地区甚至比彼得大帝时期更加暴露于外了。  

普京的胜利与失败

普京的算盘

  普京在签署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条约仪式上进行的演讲中,为克里米亚独立和加入俄罗斯做了激情的长篇解释和辩护。猛烈抨击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多年来一直采用双重标准,选择性甚至歪曲性的对待国际法、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决议,甚至公然对它们肆意贱踏,并且清楚地宣告:“你们能做的,俄罗斯也能做,且敢做!”

  而在辩护和解释之外,普京代表俄罗斯特别“感谢”了中国对俄罗斯的理解;“高度评价”了印度的冷静与客观;单独从欧洲中提出德国,呼吁其理解俄罗斯行动的理由和依据。这种特别待遇,显然是由于三国的态度对于俄罗斯接下来一段时期内面临的国际环境,有着重大的意义。

  中德分处俄罗斯东西两端,以国别论,是俄罗斯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同时中德也都是地区乃至世界的主要大国之一,具有很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德国不积极不配合,欧盟就几乎不可能发动对俄罗斯任何有意义的制裁和打击。而即使西方国家能联合起来,对俄罗斯发动最苛刻的经济制裁,一个哪怕仅持中立的中国也能迅速填补上绝大多数空白,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再加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和代表性的印度,俄罗斯不孤的形象和实质也就都打造完成了。

  至于对失去克里米亚后的乌克兰,它的前景,尤其是短期内的前景是非常不乐观的。乌克兰欠俄罗斯的债务至少超过200亿美元,而且由于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性,以及俄罗斯撤销了对乌克兰的价格优惠,这个债务规模还在越滚越大。而乌克兰的国库早就空空荡荡。乌克兰新政府和目前主导国家的西部群体希望能得到欧盟等西方的援助,以渡过难关。但其实任何清醒的人都明白,在可预见的将来,欧盟都不可能接纳经济差距惊人的乌克兰加入,当然也就不可能给它冀望的大笔援助、补贴,并开放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了。而与此同时,乌克兰还已经接受IMF“调整紧缩”的药方,历史上接受这一方案的经济体几乎都经历了剧烈的经济萎缩。几方叠加,乌克兰未来一段时间将会经受的社会痛苦,恐怕可以堪比前苏联解体时的冲击程度。

  而与此同时,普京宣布给入俄后的克里米亚居民立即大幅提高退休金和工资,并许诺进行大量的基建投资。据专家估算,俄罗斯一年将向克里米亚补贴50亿美元之巨。这种对比不仅可以进一步稳固克里米亚大多数居民对俄罗斯的忠诚,而且也应该会对乌克兰,尤其是俄语人口众多的乌东部、东南部地区产生相当的诱惑力。不能排除普京政府将这作为一种手段,以此重新凝聚、打造乌国内亲俄的群众基础。

  不过以这种补贴力度,俄罗斯能够负担得起200多万人口的克里米亚,但负担不起乌克兰全部4000多万人口,甚至仅仅东乌也负担不起。所以普京应该不会支持东乌俄语地区完全效法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独立或是也直接加入俄罗斯。但无论是为了建立缓冲区,与民族极端主义势力强大的乌克兰中西部隔离开,还是为了向国内交代保护俄语人群众的承诺。俄罗斯都可能最希望见到俄语地区获得更大的自治权利,将乌克兰改造成联邦或者邦联结构。

  鱼和熊掌

  总之可以看出,俄罗斯及普京在这波博奕中,得失都相当大。收回克里米亚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俄罗斯人失落很久的大国感,部分弥补了俄国西南方向不利的战略态势,普京也因此巩固了他在俄罗斯无可争议的头号政治家地位。但这场变化对于俄罗斯国际形象的冲击还是不小的,尽管西方媒体确有挑拨的意图,但俄国周边的中小国家,尤其是国内有俄语族群聚居的,不可能不担心万一与俄国发生重大矛盾,会不会遭遇同样的情况。而普京本人未来与西方国家领导人间的关系,也很难再恢复到原有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也将限制他和俄罗斯在国际政治中选择立场的灵活性。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场围绕乌克兰的角力,客观上确实是突如其来的一份礼物。美国的精力和资源不得不转移一部分回欧洲,以亚太为新战略重心的经营方向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一定影响和牵制。而更有利的是,在中美俄的三角关系,美俄关系突然变成最为疏远僵硬。坦率地说,在克里米亚事件对俄美俄欧关系的影响消退之前(如果没有长期固定化),中俄对加强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需求,必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当然,绝不能在此际让俄罗斯感到中国在“趁火打劫”,事实上那样做对中国自身也没有任何好处。但是显然不难理解,在近期一段时间内,正是实实在在的推进一批中俄间早就有了意向和初步规划,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能真正落实的重大合作项目的大好时机。天予之机,不可不取。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1
0
0
3
1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