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权与新型全球帝国

作者:廖子光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3-05-02 318

《金融战争——中国如何突破美元霸权》第一章

第一章 美元霸权与新型全球帝国


一、美元霸权的起源、演变和影响

美元霸权是历史上最复杂的金融体制。在人类金融事务中,首次出现了由一国不兑现纸币通过浮动汇率和自由兑换强加的货币霸权,全球化的金融市场使这种货币霸权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美元霸权的作用下,全球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各经济体臣服于美国经济的工具;世界贸易现在是一种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的游戏。。美元霸权使美国金融霸权成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全世界低工资的出口国,在过去的20几年不惜一切代价地自残性出口竞争,不明智地以“高消耗、高污染、低工资”增长模式为美国源源不断地输送真正的产品财富,而换来在国内不能使用的美元纸币,并造就了它们现在敢怒不敢言的美国全球霸权。


美元霸权的起源、演变和影响

经济学教科书上常常说外汇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并且倾向于无视影响市场供求的社会政治因素。

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结构建立在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基础之上,美元占全球货币储备的比例从10年前的51%增长到现在的68%。80%的外汇交易是通过美元进行的。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全部贷款都是以美元标价的,大部分外币贷款也是如此。然而,美国占全球商品和服务出口的比例只有11%(世界总量是9.1万亿美元,美国总量为1万亿美元),占全球进口的比例是13.8%(1.260 万亿美元)。商品价格和汇率的变动导致2003年的世界商品贸易价值比2002年提高了10.5%。自1995年以来,农产品和工业品的美元价格第一次全面提高。2004年,世界人均商品出口额达到1562美元,也就是说每天4.30美元。而在64亿世界人口中,30%的人一天生活费不到1美元,不足人均出口商品价值的四分之一。

一、美元霸权的起源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持续的财政和贸易逆差将掏空美国黄金储备的压力下,放弃了美元同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此后,美元成为一种无任何国家财政和货币纪律约束的不兑现纸币。二战末期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将由黄金支撑的可靠货币美元确立为国际贸易融资的基准货币,其他各国货币都以极少发生变化的固定汇率盯住美元。固定汇率体制的目标是维持贸易国家的诚信,防止其陷入长期的贸易逆差。人们并没有料想到它会支配贸易国家的生活标准,因为后者是由汇率之外的许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国际经济学界传统智慧构思下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没有考虑到世界贸易融资所需求的跨国资金流动。从1971年开始,美元就从一种由黄金支撑的货币转变为一种美国,也只有美国可以任意发行的全球性储备货币工具。同时,美国继续承受着经常项目赤字和财政赤字。

这就是美元霸权的开始。美元霸权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政治现象,即作为一种不兑现纸币的美元担当着国际金融体系结构的首要储备货币的角色。具体而言,自1971年以来,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一直不是以黄金为基础,而只是建立在迫使所有关键商品都以美元标价的美国地缘政治实力之上。

现实的运行情况就是如此的荒谬。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元一直是全球货币储备工具。美国,也只有美国,才能够依法生产不需要黄金支持的美元纸币。尽管最近有所调整,美元的汇率还是维持在18年中贸易权重的高位,而毫不顾忌美国早已是世界最大债务国,其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已经创记录。截止到2004年9月15日,美国的国债是7.38万亿美元,以每天16.9亿美元的速度增加,同期,其国内生产总值只有8.73万亿美元。

二、美元霸权的演变和影响

1991年冷战的结束推进了解除管制的金融市场全球化,这使大多数经济体允许不设限地通过电子网络操作跨国界资金流动。此后,以不兑现美元纸币为基准的巨大外汇市场发展到日交易量超过2万亿美元。随着外汇和金融市场的解除管制,许多货币开始以美元为基准自由浮动,这不是对市场的力量做出反应,而是为了维持出口竞争力。为了维持其出口竞争力和抵制美元霸权对其国内生活标准的影响,许多贸易国家将政府干预外汇市场作为其经常性最后诉诸的选择。

自1991年以来,金融全球化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具有最大的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其双重赤字均是以美元纸币融资的,而美元不仅继续充当国际贸易的主要储备货币,而且更重要的是继续充当国际金融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霸权的形成使美国能够以其资本账户盈余消除国际收支失衡,以此平衡否则将造成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国际收支失衡的持续性贸易和财政赤字。

美联储扩大货币供应的放松银根政策,为从贸易赤字中分离出的财政赤字融资,这导致了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泡沫可以吸收日益攀升的债务,却不改变债务与资产比率,并造成被重命名为“增长”的、事实上但非公开的通货膨胀。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将这种虚幻的增长吹捧为外国投资被吸引到美国资产的原因所在。美元霸权所做的是将以美元标价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失衡转变为美国经济中以美元标价的债务泡沫。美元持续地丧失购买力,而以美元标价的资产价格日益攀升,反映这种资产价格的经济高速增长又为美国债务和资产的持有人带来了名义上的高额回报。

美元霸权下的世界贸易是一种这样的游戏:美国发行美元纸币,世界上其他国家生产美元纸币可以购买的产品。全世界相互连结的经济体不再为了获得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它们在出口行业竞争,获取所需的美元清偿以美元标价的外债,并积聚美元储备以维持本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汇率。

为了防止本国货币在解除管制的市场上遭受投机性和操纵性攻击,全世界的央行必须持有相应数量的美元储备以预防其货币流通的市场压力。某一货币贬值的市场压力越大,其中央银行必须持有的美元储备就越多。这就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内在的支持,反过来又促使所有的中央银行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使之更为坚挺。这种反常的现象就是所谓的美元霸权,其得以建立,是由于地缘政治建构的特征,即关键性的商品,尤为突出的是石油,是以美元标价的。每个人都接受美元,因为它能买到石油。自1973年以来,美国容忍石油出口垄断,而美国向那些产油国攫取的筹码是以美元标价的石油和石油美元的循环。

讽刺性的是,在产油国从以美元标记的油价突然上涨中获益的同时,它们促成了维持美元价值的需求。从而,三个条件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的美元霸权:首先,1971年,由于美国海外开支造成的财政赤字引起美国黄金储备的大规模锐减,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抛弃了布雷顿森林体制,并中止美元与黄金相挂钩。其次,石油是在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之后以美元标价的,随后是其他的关键商品。第三,1991年冷战结束后,解除管制的全球金融市场开始形成,推动跨国界的资金流动成为常态。

在汇率自由浮动的背景下,对资本和外汇控制的总体放松使得各国货币遭受投机性攻击经常发生。此后,各国中央银行一直被迫持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以备消除本国货币在金融市场中遭受突发的投机性攻击。从定义上看,美元储备必须投资于以美元标价的资产,从而为美国经济制造出资本账户盈余。因此,美元霸权阻止了出口国在国内消费其从对美贸易顺差中挣得的美元,并迫使它们为美国的资本账户盈余融资,从而把真正的财富输送到美国,而换来为美国债务融资,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的特权。

即使在经过长期的大幅调整之后,美国股票的价值仍然位于25年来的高点,其交易溢价比新兴市场的平均值高56%。1996年到2003年,美国股票资产的价值上升了约80%,欧洲上升了60%,而日本下降了30%。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亚洲股票资产缩水一半以上,其中80%左右的为美元形式,即便当地货币也经过了大副贬值。虽然自1986年以来美国就成为净债务国,但其国际投资的净收益还是保持着正增长,美国海外投资的回报率一直高于在美国的外国投资回报率。这反映出美国经济的总体实力,而其实力源于美国是唯一能在累积外债的同时,还能享有由主权信贷带来的收益的国家,这主要是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

货币数量论显然在起作用。美国资产的增长和美元数量的增长并不同步。尽管所有部门的价值下降了80%,美国公司仍占全球市场资本的56%。从1990年至2001年,道琼斯工业指数(DJIA)的累计回报率为281%,而甚至在不计算日本的情况下,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MSCI)发达国家指数的回报率也只有12.4%。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新兴市场指数仅有7.7%的回报率。

美国的资本账户盈余转而为美国的贸易赤字融资。而且,任何资产,不论位于何地,只要以美元标价,本质上就是美国的资产。当美国政府采取措施使石油以美元标价时,鉴于美元是不兑现纸币,美国本质上就无偿占有了世界的石油。货币数量论主张,美国印发的美钞越多,美国资产价格上升越高。根据新古典主义的界定,只要工资不提高,资产价格的上升不是通胀。从而,强势美元政策为美国带来双赢,而世界各地的工人,包括美国国内的工人,交出了两倍的损失。

历史上,全球化过程一直是国家行为的产物,各国一直采取行动抵制国家主权遭受市场力量单方面的压制。货币垄断无疑是单个国家对贸易施加的最根本限制。1776年,也就是美国独立年,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11年后,美国的建国者在斯密的思想的深刻影响下,制定了美国宪法,成文、理性地表达了对贸易垄断和政府限制贸易政策的憎恶。斯密最憎恶的政策就是当时所有强国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我们需要记住,斯密有关限制国家行为的观点只是适用于关于贸易限制的重商主义问题。斯密从不支持政府容忍贸易限制,不论该限制是来自大企业垄断集团,还是来自其他政府。

重商主义的核心目标之一是确保一国出口额高于进口额,在当时,贸易盈余都是以金属货币来结算的,也就是以黄金支撑的硬通货,而不是不兑现纸币来结算的。以黄金支撑的贸易盈余使英国等顺差国家能够投资于更多的工厂,制造更多的出口品,从而为本国带来更多的黄金。而美洲殖民地等出口地区,不仅耗尽了维系其货币的黄金储备,导致本地货币的自由落体式贬值(这与当今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所面临的情况并无两样),而且缺少多余的资本来建造工厂,生产出口品。因此,美洲尽管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还是只能出口生铁到英国,来换取英国的铁制品。

1795年,当美洲人最终意识到他们处于不利的贸易地位,并开始募集欧洲资本(主要是法国和瑞士Dutch的)以着手建设制造业时,英国颁布了《铁制品法》(Iron Act),禁止在美洲制造铁制品,这导致了新兴的殖民地居民colonials的巨大不满。斯密赞成与英国政府所持立场相反的政策,即支持促进国内经济生产和自由的对外贸易,这种政策后来被称为“自由放任”(laissez faire),因为英国无法接受这种异端思想,所以拒绝以英文命名。虽然字面意思是“放任不管”,但自由放任的实质意思根本不是那回事。它意味着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来抵制重商主义。推崇新自由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在宣传“自由放任”就是政府不干涉贸易事务时,都暴露了其根本性缺陷之一:他们是完全不合格的历史学者。

强势美元政策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它能通过低成本的进口维持美国的低通胀,也使以美元标价的美国资产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十分昂贵。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听政会上自豪地将这种安排称为美国的金融霸权,它使得美国经济在其他国家纷纷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繁荣发展。它扭曲了全球化,使之成为一种为了得到自1971年以来就不再由黄金支撑、近十多年来也不再由任何经济基本原理所证实的全能美元,在全世界范围内利用最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最高的环保代价生产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商品的“向底线竞争”过程。

这种形式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它剥夺了它们大量的出口成果,使其国内经济缺乏资金,因为所有盈余的美元都必须重新投向美国国库券以防止本国货币的崩溃。

这种形式的全球化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为了充当全世界最后诉诸的消费者,美国经济已被推进了因挥霍消费和账目欺诈而日益扩大的债务泡沫。由于没有得到国家税收或利润的支持,美国的资产净值和房地产价格不可持续和不合理的增长意味着美元事实上的贬值。讽刺的是,最近美国的资产净值从2004年的顶峰跌落下来和预期中的房地产价格下滑反映出美元更为走强的趋势,因为同等数量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缩水的股票和财产。美国国内美元购买力的提高造成了它与其他货币购买力之间程度不同的差距,致使实行可自由兑换货币和固定汇率的经济体的物价高度不稳定,如香港和一直持续到最近的阿根廷。对美国来说,美元汇率的下降实际上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升。从而,由于美国经济中存在债务泡沫,强势美元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债务已将美国的美元政策推向极端。

货币汇价的规定已不仅是主权国家对本国货币行使主权的实践。美国借助于美元霸权,在全球自由贸易的名义下,篡夺了其他国家为支持其经济民族主义规定本国货币兑换价值的特权。美国对汇率的立场一直是不一致的。80年代美元升值时,美国为了保护出口贸易,将固定汇率奉为至理名言。近年来美元不断贬值时,美国为了转嫁对其贸易逆差的责难,抨击固定汇率是在操纵货币。现在,它的目标是盯住美元已长达十多年时间的中国人民币。当其货币在很长时期内一直以固定比率钉住美元时,该国如何能够操纵其货币的汇率呢?所有的操纵都来自于美元,而不是人民币。

世界经济通过技术进步和无管制的市场已经进入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总需求管理是明显的解决办法。然而,目前情况是,生产这些产品的人买不起这些产品,从商品生产中获得利润的人消费不了更多的商品。美国市场规模尽管很大,但也不足以吸收全世界不断增长的新的生产力。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全世界人口需要公平地参与消费。然而,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却继续将充分就业和工资上涨视为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而通货膨胀被认为是货币稳健的威胁。


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美元霸权的实质本部分内容

初次载于《亚洲时报》2002年7月23日的“中国与全能的美元”(China Vs the Almlghty Dollar),后经修改、补充,2005年12月7日以“中国与新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China and a New International Finance Architecture)为题载于美国“安全天堂”网站(SAFEHAVENcom)。
美元的霸权地位使美国能实现单边政策自主,本质上能对持有或使用美元的经济活动征税和掠夺,这导致:一方面美元强势,全球2/3的资本流入美国,使美国经济泡沫化、腐败化;另一方面亚洲等发展中国家,不是出于比较优势,而是为了稳定货币和赚取外汇还债,不得不采取过分出口导向的工业战略,以自残性的价格向美国出口,最终使国民买不起自己生产的商品或进口的商品,需求一直不振,同时教育科技等长线建设萎缩,人民福利下降。
(一)新自由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文化霸权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安东尼·葛兰西(Antonio Gramsci)被法西斯主义政府监禁于狱中时,提出了文化霸权这个概念:控制了人的思想,也就控制了人的心灵和躯体。葛兰西解释了,一国统治阶级如何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的支配,来确立它对其他阶级的控制。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力量塑造了社会结构,而葛兰西认为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指出,一旦建立了意识形态权威或“文化霸权”,就没有必要公开使用武力。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在新自由主义鼓吹下,市场占绝对优势,竞争十分激烈但并不公平,社会公正被践踏,暴力被合法化。各国的许多公共和私人机构都真诚地认为,他们正致力于创建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却无意地促成了新自由主义的暴力胜利。然而,现实证据表明,在市场原教旨主义之下,永久繁荣对任何国家来说都只是新自由主义的空头承诺,更不用说对所有国家了。
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自豪地使用“霸权”一词来正式地描述美国金融地位的显赫和结构优势。与意识形态不同,政治不仅涉及道德有效性,还涉及权力。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显然在实践中非常奏效,因为奉行该意识形态的全球霸权国已建构了一个“真实”世界,借助于“科学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这个“真实”世界似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理论上的合理性。无论推行市场原教旨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体系引发了多少社会经济灾难和金融危机,又造成了多少失业者和流浪者,市场原教旨主义就像“上帝”一词一样,仍然被鼓吹为挽救人类唯一可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的“别无选择”论调解释了这一切。根据新自由主义理论,经济奴役尽管不幸,还是强于饿死。它错误地认为,被奴役,还是饿死,两者是人类文明的自然选择。据世界银行估计,在过去的二十年,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为全世界新增了高达2亿的贫困人口,使世界贫困人口总数超过15亿,占世界62亿人口的四分之一。然而,全球化促进全球繁荣的断言还是不容置疑。
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2000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上称,开放的经济体已显示出最高增长率,这是美国推进文化霸权的组成部分之一。克林顿正好说反了:那些国家的最高增长率源于结构性优势的综合条件,而正是这些国家正在进一步推动较贫困经济体的有选择开放。新自由主义逻辑的最根本缺陷就是,它选择性地推动资本完全不受限制地跨国界流动,却没有推动劳动力以相同的方式流动。
资本无法脱离劳动力而存在,这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劳动力,资本只是闲置的财产,无法提高生产率。只有劳动力可以在全球化的体系中自由地流动,才能出现真正的开放。当前的体系并不算真正的全球化体系,只是美国金融霸权通过美元霸权在全球的扩张,是美国货币——美元——统治全球经济。
(二)外资骗局与美元霸权的实质
在世界金融和贸易中,美元霸权是结构性的:美国制造美元,而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美元购买的产品。由于长期的财政困境,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1年放弃了美元同黄金挂钩和固定汇率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阻止美国国库黄金外流,从此,美元作为法定货币,从理论上失去了世界贸易储备货币的地位。
尽管30多年来美国财政和贸易长期赤字,美国也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元还依然是世界贸易的储备货币。美国虽然担当着市场原教旨主义的首要支持者之角色,但为了国家利益藐视市场动力,维持强势美元的政策。
没有任何纪律约束的世界贸易储备货币,实际上是发行国通过该货币向所有参与世界贸易国征税。国家货币理论认为,一种货币的通行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政府征税的能力。在一国范围内发行货币是政府的意志,货币是为了纳税人支付税收而发行的。正如经济学家兰德尔·雷(Randall Wray)所概括的那样,国家货币理论(The Chartalist)认为,所有政府有权以其发行的法定货币征税,无须外资就能发展本国经济。因此,即使在一个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主权信贷也能够让政府为一个充分就业的经济融资。该理论的逻辑是,税率过低导致货币需求量减少,长期的预算盈余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可持续,因为它挤占了经济信贷。英国在南非的殖民政府就曾以土地税,促使悠闲的当地人使用英国货币和从事金融活动。
从而,按照这种理论,一个国家既无须背负主权债务,又无须外国贷款或投资,就能够以主权信贷为国内发展需求提供资金,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平衡高速增长,而且不受恶性通货膨胀的惩罚。但该理论只局限于基本上封闭的国内货币体制。在全球化体系下,尤其是在无管制的全球金融和货币市场中,参与新自由主义国际“自由贸易”的国家由于存在外汇问题,因此这个理论也就不适用了。在这个体系下,任何国家无论采用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只要其为合法的国内需求进行融资而印发的本币超过外汇储备,其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外汇市场上就会遭到攻击。因此,所有非美元经济体甚至在满足国内需求时,也被迫吸引美元外资。但是,非美元经济体在吸引外资前,必须储备美元。即便实行了资本控制,外资也只会投资于能赚取美元的那部分出口行业。但是,出口经济体从贸易盈余中积聚的美元只能投资于美元资产,这剥夺了非美元经济体发展国内行业所需的资本。应对本币遭受如上攻击的唯一办法是取消其可自由兑换,而这样做将赶走外国投资。因此,美元霸权使所有其他法定货币从属于作为关键储备货币的美元,剥夺了非美元经济体政府为国内发展而发放主权信贷的权力,使其资本极度匮乏。
正是为了阻止上述货币攻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以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从制度上保证了对资本国际流动的紧缩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教训,普遍认为国际资本流动对国家发展是不受欢迎的、不必要的。贸易在大多数国家经济中只占相对较少的份额,一般以本国货币盯住与黄金挂钩的美元的固定汇率进行结算。为了反映参与国际贸易的各经济体的相对实力,那些固定汇率只进行缓慢的和定期的调整,这被预期将加强,而不是压制国民经济。汇率的影响仅局限于国际贸易融资。人们并未想到汇率调整将支配国内货币和财政政策,这些政策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国内发展,并被视为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
根据国家货币理论,外资除了推进帝国主义的议程之外,毫无其他有意义的国内用途。从而,美元霸权实质上是美国向其贸易伙伴征税,使这些国家失去了用自己的货币发展国内经济的能力,迫使它们寻找美元贷款和投资,而只有美国才能不受限地任意印刷美元。
凭借蒙代尔—弗莱明理论(The MundellFleming thesis),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获得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认为,在国际金融中,一国政府在如下三项中选择:一是汇率稳定;二是资本自由移动;三是政策自主(充分就业、利率政策、反周期的财政扩张等)。由于全球市场缺乏管制,政府只能选择其中的两项。
通过美元霸权,美国是唯一可以挑战蒙代尔—弗莱明理论的国家。在冷战结束以来的十多年,美国一直使美元纸币远远高于其实际的经济价值,吸引资本账户盈余,在美元霸权统治下的全球化体系中执行单边政策自主。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所有的关键性商品,尤为突出的是石油,都用美元标价,美元成为超级大国地缘政治扩张的工具。这一事实是美元霸权得以形成的基石。美元霸权使美国金融霸权成为可能,从而使美国例外主义和单边主义成为可能。
凯恩斯主义的出发点是,充分就业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在适当工资水平的充分就业情况下,通过调节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最好地处理所有其他的经济无效率。萨伊定律(供给创造需求)将这个原则颠倒了,它将偏爱转向供给(生产),货币主义者支持萨伊定律,对通货膨胀十分恐惧,他们宣称失业是反通货膨胀的一个必要工具,从长期看,稳健货币将产生最高的可能的就业水平,但一直存在着一定水平的失业率,他们称这种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其经济学术语就是非加速通涨失业率(NAIRU,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
没有任何单一的经济体能以牺牲世界上其他相互依赖的国家为代价长期获利。目前迫切需要重组全球金融体系结构,以恢复基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制度,调整世界贸易体系,体现基于全球充分就业与工资和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的真正的比较优势理论。做到这一点,关键的出发点集中在美元霸权上。


三、美国的货币政策与美元霸权

原载《亚洲时报》2003年8月14日的“美国选择性的强势美元政策”(Americas Selective Strong Dollar Policy)。
从2002年开始,美元相对于欧元已经从其峰值跌落了30%,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也在贬值,但美国现政府仍然正式称,将维持长期的强势美元政策。本部分首先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的情况,其次分析这一政策走入危机并开始采用弱势美元政策的原因,最后总结指出,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质是选择性的强势美元政策。具体而言,美元贬值是有选择性的,美元主要针对发达国家货币贬值,而对亚洲国家等出口国仍维持强势,并且美元不可能大幅贬值,这是美国维持美元霸权,从而维持资金和廉价商品流入美国所必需的。从新帝国主义的美元霸权视角出发,可以深入地剖析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质及其可持续性。
(一)十年的强势美元
由于2003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接近6000亿美元,联邦赤字达到4500亿美元,这样美国每个工作日需要吸引大约50亿美元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大部分来自海外。这相当于美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5%。假定保守的货币周转率为5,外国资金流入支撑了25%的美国经济。弱势美元被认为能够更容易地满足上述融资需求,并有助于减少贸易赤字,这是通过使出口更为便宜和进口更为昂贵实现的。但是,美元不断贬值将减少外国持有的美国债券的资产额,促使美国债券的持有者卖出债券。从而,美国财政部选择性的强势美元政策的目的在于,阻止日本等美国债券的大的外国持有者退出美国债券市场,保证美国所急需的资金留在美国。
美国政府已经锁定强势美元政策近10年了。从克林顿政府到现任小布什政府都一直正式执行强势美元政策,而美国财长约翰·斯诺在2003年7月中旬于法国召开的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上界定的强势美元政策却被市场解读为美元走弱。斯诺解释说,“你们希望货币强势,就是希望人们对你们的货币有信心,也就是说,你们希望看到一种作为良好兑换媒介的货币”。这描述的是稳健美元政策,而不是强势美元政策。斯诺所言的真实意图是,希望日本和中国等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
从2002年开始,美元相对于欧元已经从其峰值跌落了30%,但这还没有到终结强势美元政策的地步。美国一直乐观地看待美元仅仅相对于选择性的货币快速下跌。自美元在2003年6月中旬达到该年的低点以来,美元兑欧元已反弹了6个百分点。美国政府的政策目标将是维持对长期美元市场的支持。
在克林顿执政期间,被普遍认为是强势美元政策之父的罗伯特·罗宾,在1995年1月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之后不久,就宣布了强势美元目标。罗宾理解,根据里根政府的马丁·费尔德斯泰因(Martin Fieldstein)经济学研究结果,资本账户盈余可以解决经常项目赤字。强势美元是资本账户盈余加经常项目赤字战略的关键,这是美元霸权的中心环节。
该政策充分利用了其他国家以低估的货币进行出口竞争的本能偏好。美国将对世界的出口经济体开放其巨大的市场,并迫使它们的资本流入,为美国的贸易赤字融资。强势美元确保美国公司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从而使全球一起支持强势美元。美国贸易伙伴的中央银行如果想使其货币免受投机性攻击,美元霸权就迫使它们以美国债券和资产的形式持有其贸易盈余。国内货币贬值将引起国内利率提高,从而使需要清偿和分期偿还的美元贷款更为昂贵。
克林顿时期的预算盈余并没有减慢资金的流入,这易于兼并、收购的融资和新股发行(IPOs)。充裕的资金和贷款来自于出口经济体低工资工人及其微薄退休金的支持,它们使美国经济能够在新的科技领域冒险,例如,这些领域包括驱动网络公司升温的数字电讯业,孕育对冲基金业的结构性金融业,以及各种新出现的金融和会计业。财富创造的速度与美国印发美元的速度相当,几乎没有通货膨胀的惩罚。世界的其他国家把他们消费不起的产品运送给美国消费者,交换回来的是满足美国消费者负债能力的美国金融系统的美元纸币(它们只是一些纸张)。
一个称作金融服务的新经济部门开始形成。这就是“强势美元符合国家利益”这句口号的真实意义。美元是一种法定货币,却被使用为世界贸易和金融的储备货币,美元霸权使美国能够向世界其他国家征税。世界工人的生计开始依赖美国消费者持续负债的胃口,而美国消费者的负债来自于世界低收入国家政府对美国的贷款(指它们持有的美元债券、美元储备等美元资产)。新帝国主义通过世界穷人为世界富人的高生活水平融资来运行。这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和资本剥削劳动力理论。在新自由主义金融全球化中,不仅劳动力,而且甚至资本也来自被剥削国。
若不是从低工资工人那里压挤挣来的资本在华尔街通过欺诈和庞氏骗局被挥霍浪费的事实,《华尔街日报》所称的民众资本主义倒不是什么坏事。由于国外资金流入而得到融资的新冒险业确实增强了美国经济。但是,由于除了美元之外,美国生产的东西越来越少,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没有资金流入快时,过多的资金很快地流向大规模的金融操纵和欺诈,从而导致诸如美国长期管理公司、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环球公司的金融丑闻以及成千上万其他不为人所知的公司破产。
由于众多的海外进口,美国的国内工作机会数以百万计地消失,与此同时,海外工人被告知要感谢野蛮工资和血汗工厂的条件,至少使他们免于饥饿。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美国官员并不承认他们的管制失败,而是欣慰地认为,金融衍生品已经抹平大规模的金融动荡。他们自称的“抹平”实际上是使破坏延续更长。
投机的财富效应掩盖了工资和工人福利的不断下降,而普通民众根本承受不起投机的风险。如今,伴随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的冲击和蓝领制造业及白领高科技部门的空洞化,美国经济可能面临长达十几年的低增长,而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作证称,通货紧缩的威胁仍然是“遥远的”,思考就业问题比从事就业问题更为重要。
格林斯潘在美国国会的证词,只有在一种全新的美帝国战略之背景下,才有其完整的意义。美国制造业和通信数码业的空洞化成为美国控制世界,以保护其离岸外包的无法抗拒的理由。毕竟,石油的分布是大自然配置的,而美国制造业和数据处理业的分布是“自由”市场配置的;美国既然已为保护石油供给而战,难道就不应该为保护制造业和数据处理业的供给而战?
在上述战略中,美国只需要保证两件事情:一是快速部署到全球各地的强大军事力量;二是印发美元来购买世界为出口到美国而生产的一切物品的美元霸权。由于国内农业被工业挤出,大英帝国进口食物的需要是合理的。同样,由于国内生产被金融服务业挤出,美帝国进口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也是合理的。
这一大战略有两个难点:一是为了建立理想的帝国,美国工人将不得不为服务部门做出牺牲,大量的蓝领和白领工人将陷入困境,以至于民主政治将出现问题;二是世界其他国家并不愚蠢,它们不可能臣服。因此,国内的自由和民主将不得不以本土安全的借口而更改,而外国的抵抗将不得不以自由和民主的借口而遭到镇压。“反恐战争”就是为这一大战略量身订做的。
有清晰的迹象显示,美国工人并没有停止反抗。众议院议员伯纳德·桑德斯(弗蒙特州无党派人士)在7月16日的国会听政会上抨击格林斯潘说:“我长期地关注到,你很不关心我们国家中产阶级和劳动家庭的需要,你主要代表富人和大公司的需要。
“我必须告诉你,你今天的证词只是证实了我对你的怀疑。我敦促你——我说这话时是严肃的,因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我认为你简直不知道现实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敦促你与我一起去弗蒙特州,看看人们的现实生活。乡村俱乐部和鸡尾酒宴会不是美国人的现实生活。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都是特例。
“你谈论改善经济,但是,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已经失去300万个私有部门的工作,长期失业人数超过3倍,1994年以来失业人数不断提高。
“我们有4万亿美元的国家债务,140万美国人失去医疗保障,千百万老年人负担不起处方药,中产家庭由于没有钱,而不能送他们的孩子上大学,破产事件上升了破纪录的23%,商务投资处于超过50年来的最低水平,高级主管们的收入是他们的工人的500倍,中产阶级正在缩减,所有工业国家中,我们的穷人与富人的差距最大,这就是改进中的经济。
“你,为废除最低工资并且给予富人最大的税收减让已经辩护了多年。
“仅仅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已经失去了200万个制造业的工作,这相当于我们10%的劳动力。沃尔玛已经取代通用汽车,成为美国的主要雇主,支付给工人的是温饱工资,而非生活工资,所有这些对你都不重要。”
(二)弱势美元?
正当格林斯潘失去他一贯正确的形象时,美国力图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用弱势美元来拯救挣扎着的美国制造业。其逻辑是通过弱势美元政策来增加出口,而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来保护国内产业。在此条件下,美国不反对弱势美元政策也就顺理成章了。
事实是弱势美元政策使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而引起进口量下降时,总进口价值并不一定减少。同时,当美国出口产品在价格上越来越具有竞争力时,美国进口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国外对美国出口商品购买力的下降。因此,美国可能会增加其出口量,但总出口价值不一定增加。根据传统的思维,当公司面临通货紧缩和持续虚弱的国内经济威胁的时候,弱势美元未必使美国公司加大在美国的投资和采购计划,除非他们能够确信美元将不会很快反弹回来。如果美元长期摆动在低水平,公司可能决定从新的更便宜的工厂采购更多原材料,包括可能在美国,但是这也不可能使高工资的美国比亚洲和拉丁美洲有竞争性。即使一个美国低收入的非法移民工人也会要求比第三世界血汗工厂里低级管理人员高的工资。当然,短期货币波动不会使他们做出重新采买的决定。要想让制造业就业机会回到美国的唯一办法是迅速增加七国集团之外国家的工人薪水,从而迅速增加七国集团之外国家工人的购买力。
迄今为止,即使美元对欧元处于4年来的低水平以及美元对加拿大元处于6年来的低水平,海外投资者仍选择不抛售美国的资产来对冲他们货币的风险。然而,现今无管制的金融市场能够突然反转。如果美元加速下跌开始破坏资产市场,并推升利率,美国可以充分地重新启动现在处于半休眠状态的强势美元政策。新近的预算和贸易赤字的出现,破坏了本来已经动摇的市场情绪,增加了抛售美元的风险。双赤字意味着美国每天需要强大的美元流入来维持其价值,如果外国投资者对美元可能大幅下跌变得充满恐惧,美元的流入将终止。已有迹象表明,美元流入减少正发生于美国资本市场。最近的交易数据显示,在7个星期内,美国股市的资金净流出占其总市值的1/6。美元的走势是确定的:不断下跌的美元使美元下滑得更快。
(三)美元霸权与不均衡的世界经济
2003年7月份,日本银行试图暗中干涉外汇市场,用日元大量兑换美元,旨在阻止日元的上涨,帮助其挣扎中的出口商。据推测,当美元对日元跌到两年来的低点时,日本银行仅仅在一个星期一就用去1万亿日元(相当于85亿美元)。为了阻止日元对美元升值,日本银行在5月份购买了340亿美元。
然而,即便市场参与者被日本银行的干预吓退,市场上对美元的情绪仍然极度高昂。投机者还是可以找到欧元等较少官方干预兑美元汇率的货币。欧洲中央银行制度化地阻止欧元下跌,但却拥有很少的权力和工具阻止欧元上升。在欧洲中央银行形成时,这种担心似乎是多余的。当1999年欧元发行时,大多数观察家希望欧元增强对抗美元的能力。
由于过去20年的经常项目赤字,美国的净外债现在超过了3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并且继续以近20%的速度攀升。美元霸权一直支撑着美国净外债的不断扩大。以美元作为贸易储备货币为目标的美元霸权延续不变,使向美国出口的国家以美元的形式保存贸易盈余,从而被动投资或贷款于美国经济。如下已成为一种现象:美国制造美元,而世界其他地区生产美元可以购买的产品,这使美国贸易赤字是可容忍的,并且贸易赤字对美元汇价的影响微乎其微。
自2000年初以来,各种指标显示,美元逐渐、有序地贬值了10%~20%。迄今为止,它已经抵消从1996年起的过去6年半时间内所增长的1/3~1/2。从1996年开始,美元在解除管制的全球金融市场上大幅上涨,这引发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如果美元保持下降,只要美联储维持接近零利率的政策,在未来的2~3年,美国每年的经常项目赤字可能下降1000~2000亿美元。由于美元的下跌对进口的影响到这种程度,将使经常项目赤字从峰值的6000亿美元缩减50%以上。这意味着即便美元汇率下跌降低了美国产品价格,对美国出口的经济体也将没有头寸消化更多的美国出口。但是,由于美元霸权,除了美国之外,其他任何国家只要维持美元贸易赤字,其本币都将遭受崩溃的惩罚。
美元下跌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才刚刚开始在债券市场和美国资本账户中显示出来。小布什政府已经接受这次调整,并经常重申汇率应由市场调节,抵制任何中断下跌而可能直接干预的想法。但是市场知道,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美联储不同于其他中央银行,可以间接地干预外汇市场。美联储拥有无约束的美元资源,它通过伯南克所称的“印钞机”,可以在保持美元低利率的同时,保持相对较高的美元汇率。其他中央银行不能印发美元,就不可能达到同样的目标。
一些经济学家建议,美国可以把经常项目赤字保持目前水平的一半,也就是每年2500~300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GDP的2%~3%)。在此水平上,美国的净外债对GDP的比率可稳定在30%~35%,低于通常的40%“危险区”。考虑到美元每下跌1%会减少100亿美元的外部不平衡,美国的贸易加权汇率需要从最近的峰值下降25%~30%。因此,目前美元的贬值可能仅仅达到所需距离的一半。由于美元霸权,通常的40%危险区可能不适用于美国。
不过,迄今为止,美元的下跌在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间具有选择性。美元对欧元下跌了近30%,而对日元只下跌了约15%。美元对人民币从1994年的1美元兑58元人民币上升到1美元兑8278元人民币。但是,既然人民币是不可自由兑换的,它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是无关紧要的。中国的央行为了出售美元,将不得不接受其他外国货币,而非人民币。
集中关注欧元对美元的升值,并未抓住真问题,因为迄今为止,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和债权国,而中国是第二大外汇储备持有国。至于中国的出口,许多经济学家都已经指出,根据其人口规模,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仍然是很小的。世界银行报告评估,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20%,而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将是98%。1985年的《广场协议》迫使日本推高日元来减少其贸易顺差,但这既未能帮助美国经济,又未能帮助日本经济。在截止到2003年6月的这6个月中,中国的出口增加了1/3,达到1900亿美元,其进口也猛增46%,达到1860亿美元。从全球层面看,中国的外贸是平衡的。中国经济正支撑着贫血的全球经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中国的汇率政策,拒绝加入要求中国重估其货币的不断抬高的全球压力。该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最近在一次华盛顿会议上就美元与世界经济演讲称,货币升值对于一些国家具有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支持与美国财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观点相左。两人都表示,中国应该使其汇率制度自由化,以便其货币符合其内在的价值。欧洲和日本也呼吁中国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制。
《亚洲华尔街日报》的专栏编辑许戈·瑞斯妥(Hugo Restall)7月31日写道:“亚洲人似乎已经意识到,不仅夸大了中国威胁论,而且应该说中国是造福它们经济增长的引擎。
“事实上,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利益非常相近,这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具有互补性。你甚至可以说,中国是美国的一个经济殖民地,它的货币如此紧密地盯住美元,美国公司将中国作为它们的低成本制造基地。
“进一步地分析,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出口国最具生产力的部门主要由外国人操纵,并为外国人赢利。它们接收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那却是部分以提供优惠税待遇及其他对跨国公司的激励做交换的。这些跨国公司不仅出口其产品,而且出口其利润,它们通过操纵公司内部的交易价格而隐藏其利润。
“亚洲走出上述困境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美国应该对亚洲的发展模式保持乐观。由于亚洲一些政府的政策,它们不仅向美国输送廉价的资本,以低于真实成本的价格向美国出售制造业产品,而且为美国提供了一个成熟的高附加值的商品市场。到最后,留给它们的只有毫无竞争力的公司、枯竭的储蓄和不景气的资产负债表。它们必须出卖其失败银行的不良资产,到那时,西方公司便能以更低廉的跳水价购买更多的亚洲国家资产。
“亚洲继续实施其自残性的出口政策并不能让美国受益,它的突然崩溃会损害美国,因为美国的国债市场会遭受破坏,社会动荡会破坏美国工厂,美国的商品销售市场会枯竭。简言之,美国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亚洲,美国现在与它们所做的有利交易并不能持久。”
很少有这样的真话说出这种出口政策的愚蠢和荒唐。在美元霸权的背景下,这种政策压低国内工资来挣得美元形式的贸易顺差。美元霸权使重商主义政策失效。亚洲的计划制定者想通过出口收入来发展国内经济的目标具有根本的缺陷。贸易只能是国内经济发展的补充,而绝不能代替它。在非自由兑换货币的背景下,像中国这样的大经济体可通过建立在国家货币理论基础上的国家信贷来为国内发展融资,而无须外国贷款和外国资本。
中国货币的价值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由此政府具有征税权,而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并非中国经济的职能。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影响货币供给,但它们不能够影响经济中的货币需求,除非通过间接的方式。

四、美国全球帝国的经济学解释

原载《亚洲时报》2002年8月14日“全球帝国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a Global Empire)。
美国的经济运行类似罗马帝国,它通过美元霸权使源源不断的外国商品以掠夺性的价格流入美国并以此来维持繁荣。
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美国没有任何突出的生产力繁荣,但是有一种进口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由美国经济的惊人增长所推动,而是由生产这些财富的低收入国家借给美国的债务所推动。或者更直白地说,使美国现在政治霸权成为可能的经济繁荣是由长久处于低生活水平并深陷于出口的附庸国的进贡所维持的。这种解释可以称为美国经济表现的新罗马理论。
确实,如果一个经济体出口时相应地进口必需的商品和服务,那么出口对于任何经济体都是有益的。例如,在重商主义和金本位制下,不断积累贸易盈余的经济体积累大量的黄金,从而可以用来支付未来的进口。然而,在现在的国际贸易体系下,外贸盈余积累的是美元,一种未来具有不确定价值的不可兑换货币。而且,这些美元标价的贸易盈余不能转换为出口国自己的通货,因为这需要储备起来以防止全球金融市场上对该出口国通货的投机性攻击。
以中国为例,中国经济的出口部门在10多年中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过大的影响。由于害怕失去中国取得大部分外汇储备的美国市场(这些储备又被迫投资到美国政府的债务上),中国外交主动性受到限制。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根据贸易理论,持续的贸易盈余和持续的资本账户赤字不符合出口国的利益。中国不是陷入这种困境的唯一国家。大多数世界出口国面对同样的问题。这是美国在外交事务中的单边主义的经济基础。
当出口国的出口商将经常项目盈余投资于美元金融资产时,由于出口的货物多于进口,因此该国经济从出口中得不到好处。该国出口商是将真正的财富拿去换取一堆纸(美元),除非该国在未来进口等量的货物来平衡贸易。但是出口国不能平衡贸易,更不用说获得贸易逆差,因为贸易盈余要用来保持出口部门的增长和维持出口国货币相对于美元的长期价值稳定。于是,出口国的贸易盈余必须投资在美国的债券上。这就是美国和发展中国家贸易的经济现实。
由于贸易不平衡是由过高估价的进口国货币和过低估价的出口国货币所推动的,因此很明显,单向流动的贸易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结束:或者出口国耗尽了它的所有可扩大的财富,或者进口国的赤字水平已经很高,出口国不愿意接受进口国的债务。出口国中央银行使经济的利率很高,使贸易不平衡长久化。而污染、低工资和低福利以及日益增长的贫困是出口国所要承担的恶果。
例如,中国在2001年出口了407亿双鞋,比前一年多255%。但是这些鞋出口的价值是1001亿美元,仅仅比上一年多24%。实际单位价值的增长是负值。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制鞋地区,年生产约30亿双鞋,占世界总产量的1/3。假定中国制鞋工人数量是不变的,那么中国在2001年制鞋业生产力下降了。而生产力保持不变或提高的唯一可能是中国制鞋业削减工人,这加重了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
当从中国进口的货物在美国出售时,美国进口商赢得比中国出口商大得多的利润率。这部分和美国货币高估所导致的配销成本虚增和美国很高的生活水平有关。例如,一个离开中国工厂时值2美元的玩具当到达美国时加上成本值3美元。当消费者购买这个玩具时,将花10美元,由于进口花费为3美元,那么这个玩具的销售增加了美国7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由于向美国出口商品价值的利润为进口商和外资投资商所进一步挤压,那么出口盈利率事实上可能是负值。别的类型产品的数字变化很大,但是模型是一样的。2000年美国125万亿美元的进口直接形成了美国25万亿美元的GDP,大约占美国9万亿美元GDP的28%。
中国每年4000亿美元的出口直接导致中国8000亿美元的GDP损失(如果这些产品在中国国内消费的话)。也就是说,如果这些产品完全不出口,中国通过将同样的生产力转向为国内发展生产,那么中国将使自己的GDP翻一番(该年中国GDP约为1万亿美元)。如果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GDP损失将更大,约为出口价值的4倍。中国出口盈余越大,意味着商品和服务的进与出之间的缺口越大,从而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越大。
美国生产力的实际增长并不像总增长数目那么大。美国政府统计的每年约4%的增长率很大部分要归功于进口的急剧增长。新兴经济体不断使自己货币贬值以补贴和扩大出口,从而偿还以美元标记的外债,却使美元债务相对于当地货币来说更昂贵了。向美国的廉价商品出口缓和了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尽管美国不断扩大货币总量,也就是说不断地印钞。20世纪90年代,输往美国的货物的年增长率大约为15%。当美国利率高于那些债权国利率时,美国经济很繁荣。看来有一种很奇怪的效应:利率的提高事实上延长了而不是威胁了美国的繁荣,因为它导致资金大规模进入美国金融市场系统,降低了进口货物价格,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美国消费者的支出(由于财富效应,虽然工人工资增长放慢,但工人变富了)。这就是20世纪90年代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采取提高利率这一所谓先发性反通胀措施的真实意图。美元霸权使美国可以通过印制美元来反通胀,导致美元债务泡沫。美国就像罗马帝国:进口商品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就像战利品不断流入罗马帝国一样。这就是格林斯潘所谓的美国“金融霸权”。
美国政府生产率数目表表明,除去进口国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美国生产率增长并不大。虽然该表显示自1974年以来,美国生产率增长了70%,但是如果除去进口效应,很多部门生产率增长仅在0%~10%之间。这种由金融体系造成的扭曲的结果是,所有出口负债国的实体经济的生产者甚至美国实体经济的生产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实际上报酬已经和真实贡献分离,并被转让给支配者了。产品的组件越来越来自低工资和低利润的出口国,却最后打上美国品牌。全球的生产力都有很大进步,但美国进步很小。正是美国储备体系赋予美国不用遵守经济规则的特权,使美国可以从国外进口生产力并维持繁荣。
世界贸易正萎缩。市场原教旨主义的传统智慧认为,全球经济减速是在消除债务过剩,从而使全球贸易暂时收缩。世界正等着美国经济反弹,以使别国再启动出口,以摆脱衰退。
然而,有理由认为,全球贸易萎缩可以这样解释:全球贸易是将财富从一无所有的人手中向拥有太多的人手中转移,而在20年后,这种不可持续的财富转移开始出现危机,从而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增长放缓。那些依赖出口维持增长的经济体很清楚地知道,最近的出口下滑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周期现象。它将成为一个向下的恶性螺旋下跌,除非出口成为国内发展的补充而不是破坏。
像亚洲和拉丁美洲这样的地区应该重建它们的出口政策,应集中在区域内贸易上,这样才会带来发展而不是将财富转移出该地区。像上海、新加坡和东京等地应该停止追求掠夺性竞争优势,而转向共生的贸易政策,从而推进区域发展。
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予巴西的前所未有的300亿美元贷款,并不是要帮助巴西,而是为了挽救持有巴西债务的美国跨国银行。这将迫使巴西出口更多的财富以支付300亿美元及其利息,以及偿还它已有的不能偿还的债务大山。巴西如果像俄罗斯做的那样拖欠债务,也许经济情况会好一些。那些故意推行意识形态性阴谋的经济学家能逃避良知的谴责吗?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廖子光
廖子光
廖氏投资咨询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