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开了第一枪,严重的三个后果
印度开了第一枪,严重的三个后果
牛弹琴
印度开了第一枪,后果很严重。
尽管在国际舆论上,印度方面倒打一耙,还指责中方开枪,但在昨天的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态度非常明确:
我想强调,这次事件中,印方首先向中方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这是1975年以来两国边境的平静首次被枪声打断。
毫无疑问,在这件事上,我们绝对相信中方的表述和信誉。
再结合昨天凌晨2点,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张水利大校的表态:
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进入中印边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军在行动中悍然对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中国边防部队被迫采取应对措施稳控现地局势。印方行径严重违反中印双方有关协议协定,推高地区紧张局势,极易造成误解误判,是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性质非常恶劣。我们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险行动,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格约束一线部队,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战区部队将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我看到,有外媒就说,一向低调的中方,这次抢先发布了印度“非法越线”和鸣枪示警的消息,事态严重可见一斑。
中方的表述,是非常清楚的:
1,印度开了第一枪。
2,这是1975年以来第一枪。
3,印度严重违反不使用武力枪械的协议。
所以,这绝对不是一般的事件,用张水利大校的话说,印度的行径:
推高地区紧张局势,
极易造成误解误判,
是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
性质非常恶劣。
既然印度这样军事挑衅,中方怎么办?
赵立坚是这样说的:
中方已经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向印方就此提出严正交涉,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险行动,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格约束一线部队,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外交和军事渠道,同时严正交涉,印方不仅仅要撤回越线人员,还要严格约束一线部队要严肃查处挑衅人员。
毕竟,边境45年有摩擦,但没有枪声,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协议就这样被破坏,那很简单,印度有枪,中方也有枪,中方再克制再理性,也不可能做到打不回手。
我看到,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就认为:
第一,要对等。印度敢开枪,我们也必须要有开枪的决心和准备。印度敢开第一枪,我们就不需要受到规则的束缚。
第二,我们不要过于“顾全大局”。现在印度已经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报复措施,已经破坏了中印关系大局。如果中国还是要对印度采取各种对等的反制,不能纵容,不要过度克制。
但事态发展,确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有时,你越想不惹事,事情却惹你越多。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印度最近各种小动作,又确实在把局势向战争方面推进。
开枪事件,三个严重后果吧:
后果一,严重破坏信任。
45年来第一次,性质太恶劣。大国是要讲信誉的,印度连续小动作,已经严重破坏了信誉;开枪这样的事件,更严重破坏协议和信任。如果管控不好,那接下来,就可能不是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事件了。所以,哪怕开了第一枪,印度还倒打一耙,指责中方开枪,印度也清楚事件的严峻性。既然这样,那就必须严肃对待,处理责任人,防止更严重事件发生。
后果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
别忘了,当年双方之所以规定不使用枪械,就是避免事态升级,但印度现在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很容易造成对方的误解误判。印度有枪,中国肯定也有枪,如果管控不力,那接下来,那真是流血冲突了。说得更严峻一点,甚至可能导致现在印巴之间的军事冲突常态化,三天两头伤亡。但中国毕竟不是巴基斯坦,印度必须掂量后果。
第三,最糟糕的情况,那就是边境冲突和战争了。
这就不多说了,中印是邻居,都是发展中大国,全面战争不可能,但如果在这样的时刻卷入这样的一场边境战争,对印度而言,对中国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战争,总是最后的选择。
逆转这一进程,现在还来得及。中印可以是朋友,也应该是朋友。但最根本的,我总觉得,印度必须要改变对华心结。
坦率地说,在周边国家中,印度是对中国心结最多的一个国家,对中国的瑜亮情结,敏感的弱者心态,此前对“一带一路”的各种猜忌和不满,尤其是现在的边境小动作,总以为中国的理智克制就是软弱。
对印度来说,心胸不大,心结就永远解不开。更别忘了,勿谓言之不预,这句中国话的分量。
对中国来说,理性和克制依然需要,同时,来而不往非礼也,让对方清楚:在中国面前,小动作是占不到便宜的。对印度,我们应该有这个信心。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