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使忆卡斯特罗:一代伟人走完不屈一生
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当地时间25日晚辞世,走完90年传奇人生。中国前驻古巴大使刘玉琴2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追忆与卡斯特罗的交往点滴。
刘玉琴曾任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2010年至2012年出任中国驻古巴大使,外交生涯多次与卡斯特罗接触交流。在她看来,卡斯特罗的一生是“不屈的一生”,一直在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卡斯特罗投身革命后,1953年7月率领100多名战友发动反对当时亲美独裁政权的武装起义,攻打位于古巴圣地亚哥市的蒙卡达兵营,结果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失败,卡斯特罗等人被捕,革命事业可谓遭受重创。
“但卡斯特罗没有屈服。1955年出狱流放墨西哥后,他重新集结力量,1956年乘坐‘格拉玛’号游艇杀回古巴。”刘玉琴说。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里,证实“格拉玛”号船长不足14米,供给的面包只有4公斤。尽管如此,卡斯特罗还是踏上了重返古巴的艰苦旅程。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又面临重重难关。一是受到自己的“邻居”、超级大国美国的长期封锁;二是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令古巴倚重的经济同盟不复存在。刘玉琴回忆,1991年她第一次去古巴,由于石油短缺,当地大街上的汽车很少,一度牛车、马车都在街上跑。
然而,卡斯特罗带领古巴人民坚持了下来。刘玉琴表示,卡斯特罗在美洲开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与古巴人民的坚守表明,不管是小国、弱国还是穷国,都有适合自己的道路,都可以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这种坚定不屈的精神应是卡斯特罗赢得世人景仰的原因之一。
1995年和2003年,卡斯特罗两度到访中国,刘玉琴作为外交部工作人员参与接待工作,待“出使”古巴,又与卡斯特罗近距离接触。与伟人在一起,刘玉琴的突出感受并不是“仰视”,而是“自在”。
在她看来,这种感受源于卡斯特罗扎根在人民中间,是位平易近人的领袖,“与他在一起不拘谨,很舒服。你会很愿意聆听他的见解和看法,而不会有种仰视的态度”。
与中国普通民众接触交流,卡斯特罗也是如此。刘玉琴回忆,1995年卡斯特罗访华,曾到西安农村走访参观。当时接待卡斯特罗的农户家庭收入属中等水平,并不算特别富裕,对此卡斯特罗毫不为意,到了农户家中就与农民非常亲切自然地交谈,气氛十分融洽。
“后来古巴代表团成员告诉我,陕西自然条件这么艰苦,人民还这么勤劳,一直在与大自然搏斗,中国人努力解决自己吃饭的问题令人钦佩。这应该也是卡斯特罗本人的感受。”刘玉琴说。
卡斯特罗在世期间,中国领导人多次与他举行会晤或前往寓所拜访看望。25日晚卡斯特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劳尔·卡斯特罗致唁电,对卡斯特罗逝世表示最沉痛的哀悼。
忆及卡斯特罗生前与中国领导人的交往,刘玉琴的突出感受是“真诚”。她透露,会晤期间,中古领导人会就治国理政等议题真诚地沟通交流,而对于中国发展经验,卡斯特罗会很仔细地去问、去看。
展望中古关系,刘玉琴满怀信心。她表示,2006年劳尔·卡斯特罗接任执政后,同样十分重视研究中国发展政策,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古关系继续长足发展,“在中古拥有深情厚谊的基础上,未来中古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好”。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