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里,读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作者:佚名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18-05-22 655

刚刚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首次总结阐释了这一思想。这是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之后,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全面阐述、明确宣示的又一重要思想。

“三个体现”构成基本内容

作为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是新时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这一创新成果,体现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要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就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这一创新成果,体现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深谋远虑,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辩证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

这一创新成果,体现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自然系统,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因此,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人与自然的思想”的中国思考

还记得十多天前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连续提出了9个学习马克思,其中特别强调了,“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直接源头,无疑来自马克思主义。总书记还不止一次地引用恩格斯“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的重要判断。总书记对“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规律的总结,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定理的揭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论。

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为标志;历史性成就的取得,总是以新思想为支撑。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几年,清新自然的空气多了,繁星闪烁的夜空多了,秀丽可餐的山水多了,百姓对“身边的幸福感”交口称赞;重拳惩治“散乱污”,壮士断腕倒逼转方式调结构,“史上最严”的环保监管举措,让网友称赞“厉害了,我的环保”;从推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党员干部肩上的生态担子更务实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生态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了新思想的引领作用。

“两个历来”勾勒思想轨迹

评论君有幸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最深刻的印象是,总书记历来对生态环境工作看得很重,历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很重要工作来抓。

如果回顾一下的话,早年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在习近平主持下制订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就列入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的内容。在福建宁德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在浙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不给干部群众留下深刻印象,更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指明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要求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批示重拳惩治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主动为美好生态环境当“保洁员”,多次就解决损害生态环境问题“打头阵”,直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呈现“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纵览历史,从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这样,中国经历着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变革。展望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不仅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将以美丽中国的生动画卷,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完成奠基,以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经验,为人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范例和新参照。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