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刚:党在西柏坡立了哪些“规矩”?

作者:李庆刚 来源:前线理论圈 2017-09-29 621

党在西柏坡立了哪些“规矩”?

李庆刚

2013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调研,在参观西柏坡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党在西柏坡时期立下了哪些“规矩”?这些“规矩”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对当今党的建设有何启示?

李庆刚:党在西柏坡立了哪些“规矩”?

19485月,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东渡黄河来到西柏坡。在这里建立和执行了党的规矩、制度的建设,在党建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尤其是1949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定下的诸多规矩和筹划的制度设计,为党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精神支撑。时至今日,仍然为全党所铭记、所遵循。

(一)关于国家与政党体制

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重申,要建立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全会还明确了各阶级的地位和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批准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起并协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民主人士,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报告鲜明指出,有了“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成功的。”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全会上,毛泽东重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他指出:“我们要普遍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不反对也不应当反对宣传中国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这样提法较好”。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毛泽东自信地指出:“我们这一套是一个国家的经验。”这是理论定位很重的一个判断,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性追求。

(三)关于学习

对于长期在农村根据地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党,走向城市执政全国后,能否担当起建设的重任?全会提出加强党的学习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党务、外交等等多领域多方面,但学习的重点、中心是经济工作,是生产建设。这种全局性与导向性的结合,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在学习上的一个突出的时代特点。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学习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和课题,作为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未有穷期。

(四)关于进京“赶考”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进驻北京、完成新中国建设大业,实现由城市领导农村的大转折形象地称之为进京“赶考”。毛泽东多次提醒大家,我们绝不当李自成,我们进京“赶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七届二中全会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漫长曲折、难度空前的“赶考”序幕,并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赶考”起点。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党继续“赶考”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五)关于“两个务必”

党执政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党的队伍自身都将有深刻变化。全会特别警戒全党同志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被人们的无原则的捧场所软化。为此,毛泽东鲜明地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作风,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一贯倡导和培育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成为共产党人时刻警醒、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良药。

(六)关于六条规定

为了防止“糖衣炮弹”的腐蚀,力戒骄傲,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几条没有写进决议然而又十分重要和具体的规定。在1953年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详细谈了这几条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遵守这些规定,就是谦虚态度。这几条规定虽然没有写进会议决议,但经毛泽东和党中央的大力提倡和坚持,已经成为共产党人日常行为的规矩。

(七)关于党委会工作方法

党如何实现正确领导?在七届二中全会总结报告中,毛泽东系统讲了党委会的十二条工作方法:1.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2.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3.“互通情报”;4.不懂的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5.学会“弹钢琴”;6.要“抓紧”;7.胸中有“数”;8.“安民告示”。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9.“精兵简政”。会议不要开得太长;10.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11.力戒骄傲;12.划清两种界限。其中,123481011条都是谈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这些工作方法,仍然是发展党内民主行之有效的、需要继承和借鉴的做法。

来源:北京日报、党建网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9
0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