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作者:有里儿有面 来源:有理儿有面 2025-05-15 2222

台当局行政机构日前对相关网站关于“台湾目前已设户籍人口组成”的表述进行修改,将“以汉人为最大族群,占总人口96.4%”改为“2.6%为原住民族群,另外来人口占1.2%,其余人口占96.2%”。

“去汉化”去到自己身上真是前所未见,主体90%多的民族竟跟外国人一起算在另外里,民进党为了政治操弄连自己的祖宗都不认了!

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眼见该荒谬做法引发岛内民众强烈谴责,台当局政务部门发言人李慧芝急忙出来“灭火”,解释是配合“监察委员”鸿义章的建议,旨在消除“汉番两大族群壁垒分明”的描述,促进族群平权,并非出于政治考量。

毫无疑问,台当局给出的解释就是胡扯,什么族群平权,幌子而已,赖清德这么做,就是故意弱化中国人身份和存在感,为进一步谋独做准备,这是对中国血脉、文化、文明的背叛。

岛内各界痛斥民进党当局的做法“荒谬可笑”,本质依然是“去中国化”的政治操弄。

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委陈菁徽表示,面对国际动荡,赖清德当局现在最强的却是大罢免、大造谣、大出征,现在还有大改名。

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不敢“法理台独”,只敢“网页台独”,搞小动作,“去中”去到走火入魔,现在甚至要“去汉化”。

前国民党“立委”蔡正元嘲讽,按民进党的意思,“台湾”这个中国人取的名字,应该改为“其余”;如果不喜欢“其余”也可以改为“扶余”,甚至改称“厨余”可能更适合。

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国民党民代林沛祥直言,干脆改成“火星来的”是否更符合赖清德当局口中所谓的“族群融合”。

赵少康说,为了仇中、脱中,民进党数典忘祖,恨不得把自己的血都换了,最好能改个DNA,成为美国人或日本人。

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民进党当局“去中”去到走火入魔,为了构建所谓新的身份认同而发出的无脑言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比如“孔子不是中国人是鲁国人”,“屈原不是中国人是楚国人”。民进党还反对“教师节”全岛放假,因为教师节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孔子是中国大陆人,因此不该放假。

民进党当局此次对族群分类表述的“改口”,通过模糊“汉人”这一具有明确民族和文化属性的概念,代之以中性化、无特定指向的“其余人口”,就是试图从人口结构表述上割裂台湾与中华文化的历史联结,削弱台湾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重构历史叙事。

此举是其系统性“去中化”工程的最新步骤,本质是要为“台独”分裂活动制造法理和文化基础。

从政治意图看,通过不承认汉族作为主体族群的身份,削弱台湾民众的民族归属感,接受“台湾民族”的虚假概念。并制造“多元文化”假象,将汉族视为与少数民族、外来人口并列的“其余”群体,掩盖台湾社会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事实,为所谓“台湾主体意识”铺路。同时,呼应其“台独”分裂议程,配合其在国际上宣扬“台湾是多元文化共同体”的谬论,试图骗取国际社会对“台独”势力的同情与支持。

2024年赖清德上台后,“去中化”政策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此次人口表述修改仅是其中一环。

荒谬,台岛96%汉人为“其余人口”?

如在教育领域,2024年9月新推出的高中历史课纲中,进一步压缩中国史内容,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完全剥离,单独设科,并强调所谓“台湾主体性”。

在文化符号层面,台当局加速移除具有中华文化标识的公共设施。2025年1月,台南市将孔子庙前的“万仞宫墙”牌匾拆除,声称“要打造本土文化地标”。此举引发文化界人士强烈抗议,认为“这是对中华文化根脉的破坏”。

在对外宣传中,民进党当局要求国际场合使用“台湾”而非“中国台湾”,并试图以“多元文化”“民主价值”等话术包装“台独”诉求。如在2025年3月,在世界卫生大会周边活动中,其刻意淡化中华文化元素,突出“台湾原住民文化”和“多元移民文化”,试图塑造“非中国”的国际形象。

民进党当局这些刻意操弄、荒谬绝伦的丑行,不仅违背历史与客观事实,也加剧了台湾社会的撕裂,损害了台湾民众的根本利益,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抒发的情感那样,两岸人民刻在骨子里的血脉情亲,是不可能通过“去中化”就能抹除消解的。

两岸统一,是民族大义,是历史必然。民进党当局若继续执迷不悟,沉溺于“台独”的虚幻迷梦中,最终必将自食恶果。

图片源自网络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0
0
0
0
0
4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