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贵生:究竟什么是反腐败?

作者:郝贵生 来源:红色文化网 2014-08-18 848

内容摘要: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一场阶级斗争;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做社会主人的斗争;反腐败包含着防腐败,是铲除和根治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斗争;是一次重新教育人、改造人和发展人的斗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加快了反腐败的步伐,尤其近些天,周永康、徐才厚等一批中央到地方的“老虎”人物纷纷落马。各种对党中央的反腐行为的赞扬声纷至沓来。笔者也非常赞赏习近平总书记的勇气,也听到周围许多群众叫好的评论声。但笔者在同一些群众谈论腐败和反腐败的实质问题时,人们大多只是从抓几个或更多的“老虎”型人物的角度去理解反腐败。而且笔者从所看到的中央主要媒体上也基本看不到对腐败、反腐败实质、根源的理论分析的文章。一些主流媒体和一些学者大多只是从“权力的滥用”、“监督不力”、“制度建设”、“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等角度理解腐败和反腐败的实质。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认识中国当今腐败和反腐败的实质必须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其实质,才能真正反腐败,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一、反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一场阶级斗争

    要认识反腐败的实质,首先必须认识腐败的实质。笔者写过的有关文章谈到腐败的实质时讲过这样三句话:一是说腐败的实质是中国当代社会活生生的阶级斗争,是腐败者利用手中权力无偿占有国家人民群众物质财富的行为,是同人们群众根本利益对立的。二是说腐败的实质是腐败者的世界观彻头彻尾剥削阶级化了,是彻底背离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行为。三是说腐败者不是单纯个人的行为,是中国当今暴富起来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代理人,是党内资产阶级,是腐败者掌握的党和国家部分权力变质变色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复辟资本主义现象的表现。毛泽东晚年理论中的极其重要的观点就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中国当代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的事实恰恰证明了毛泽东理论的真理性。认识了腐败的实质,反腐败的实质也就昭然若揭了。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是正确的。但政党的本质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改变党的阶级斗争工具的本性。《共产党宣言》中也确实讲到共产党人夺取政权后,“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但是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在无产阶级专政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大前提下去发展生产力。但问题在于已经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度是否真正巩固?有否变质变色和失去的危险性?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给予肯定的回答。因此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人必须把如何巩固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公有制度,防止党和国家变质变色也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而这一历史任务的实质就是作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中国共产党永葆社会主义本色、永不变质变色同一切剥削阶级和复辟势力的阶级斗争。而当今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反腐败斗争就是同党内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反对资本主义复辟、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阶级斗争。不从这样的高度认识反腐败的实质,就只能就现象反现象,就人物反人物,不可能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二、反复辟是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做社会主人的斗争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当代反腐败的依靠的根本力量仍然是人民群众。我们知道,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存在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中国当代社会的日益严重的腐败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中国当代社会的各种邪恶势力的增长,而与之对立的社会正义力量相对在减弱。社会正义力量的源泉永远蕴藏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是社会腐败的最大受害者,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他们是反腐败的生力军、主力军。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人民真正能够当家作主,就能够形成真正制约和监督官员腐败的社会物质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核心就是如何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党章、宪法赋予的各种民主权利,同时把这种民主权利最大程度地具体化,通过各种各样的可具体操作的途径、形式、手段、方法体现出来。这种真正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体制不仅能够最大程度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包括经济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调动人民参与反腐败的积极主动性,最大限度形成反腐败的真正的社会正义的物质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不仅经济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反腐败更应该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如何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一切正义力量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反腐败的正义力量能否调动起来,也是反腐败能否真正成功的根本。但是笔者非常遗憾地看到,党中央这些年来,尤其是最近的反腐败斗争主要就是依靠中央纪委及其巡视组的调查、审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腐败者之所以走到被绳之以法的地步,也是其腐败行为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问题在于量变过程中,其腐败行为已经通过大量现象直接或间接表现出来,周围的人民群众或多或少已经察觉,但却缺乏正当和多种途径、手段揭发、反映出来,且还经常遭到握有实权的腐败者直接间接的打击报复。原河北省干部郭光允因揭发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而遭受开除党籍和判刑入狱多年。这种现象很普遍。在周永康、徐才厚立案审查后,许多群众坚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中已经腐败者多得是。同时,基层群众揭发腐败的行为最需要更多的途径、方法、手段和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三、反腐败包含着防腐败,是铲除和根治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的斗争

    反腐败斗争不仅包含如何把腐败者揭发出来接受党纪国法制裁,较之更重要的就是如何防止更多的官员走向腐败。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存在的条件、土壤和社会根源。如果认识不到这种土壤、条件和根源,且还在有意无意地培植这种土壤和根源,反腐败斗争就是一种空话。任何人都清楚,中国当代腐败现象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腐败人物前赴后继,就如同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二是腐败现象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就连专门从事文化建设的教育部门和专门从事反腐败的纪委和政法部门腐败现象也层出不穷。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当代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根源较为肥沃和深厚。但从中央到地方,包括绝大多数学者都对这种土壤和根源缺乏认识。在相当多的官员和学者看来,中国当代腐败产生的主要或唯一根源就是对权力制约、监督的制度不完善,主张进一步健全和强化制度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根除腐败。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化、片面化,同时也是借助于西方政治学理论解读中国当代腐败现象。中国共产党人要真正反腐败,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其根源和找到克服腐败的真正的途径。唯物辩证法认为,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复杂的现象往往是一果多因,特别是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有极其严重危害的腐败现象绝对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原因。固然制约腐败的制度建设确实存在较多的问题,但绝对不能单纯归结为不完善的制约权力的制度。笔者认为,造成中国当代腐败的深层次根源和土壤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根源,也有文化、政治根源;既有现实根源,也有历史根源;既有国内根源,也有国际根源;既有制度根源,也有人自身素质方面的根源。天中国腐败之所以愈演愈烈,最深层最主要的根源是经济根源。这种经济根源就是改革进程中把社会主义改革偷换为社会主义改制,把公有制变为私有化,把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几乎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且冠之于“社会主义”的桂冠。这种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加速正是中国当代腐败现象如此严重的最深刻的经济根源。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私有化和市场化的经济基础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的私有观念进一步扩散和强化,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各级官员和知识分子追名逐利、个人发家致富的欲望愈发严重。私有化和市场化导致人们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不是依靠自身的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而是依靠对资源的占有。谁占有资源越多,谁个人发家致富方面就走在前列。而这种社会资源最重要的就是权力资源。毛泽东生前承认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也要发展商品经济,但一再强调要加以限制。毛泽东特别担心把物物交换的商品交换原则无限扩大,扩散到党内生活、国家生活和一切领域中。而当今市场化的特点不仅把一切商品,而且把一切资源包括金钱、土地、矿产、权力、知识、灵魂、肉体都可以用来交换。当今社会出现的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钱色交易,权学交易、钱学交易、学色交易等就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产生腐败的深层次的经济根源。徐才厚等一批贪官买官卖官现象就是商品交换原则严重侵蚀到党内、军内和国家生活中的最重要的表现。按照私有化和市场化方向继续改革下去,中国腐败现象不仅得不到克服,而且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党中央要真正反腐败,就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中国当代腐败产生的根源和土壤做全方位的调查研究,认认真真反思改革的方向和内容。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和内容绝不单纯是发展生产力,比起更重要的就是如何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一切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东西,危害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东西。腐败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就是这些东西。不把铲除腐败土壤和根源、改变社会风气作为改革的基本内容,在强化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反腐败,只能是越反越严重。

    四、反腐败是一次重新教育人、改造人和发展人的斗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既表现为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发展,而且还表现为人自身的发展。人的发展与外部世界发展相辅相成。如《共产党宣言》所讲,共产党人在“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同时,也要求未来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实际是实践改造世界的两个方面,如毛泽东所说,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毛泽东非常熟悉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思想。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都特别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正是塑造了一大批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有强烈社会主体意识、公仆意识的真正共产党人,才能使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具体贯彻执行,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正如他本人所说,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一大批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共产党人,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真正成功。即将建国之时,面临着党的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任务,毛泽东预见到党内一些干部可能会走李自成道路。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谆谆教导共产党人不要忘记不拿枪的敌人还存在,还会存在“糖衣炮弹”,强调“两个务必”。建国后,多次会议讲话中都强调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改造。他说过,196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就是一场重新教育人的运动。他历次发动的政治运动本质上不是整人的运动,而是教育人、挽救人、发展人的运动。正是这些思想及其行为使我们党在建国后的相当长的时间,培养、锻炼了一大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新人。它不仅是我们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特别是经济建设的取得一系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防止领导干部蜕化变质、走上腐败之路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中国当今腐败现象愈演愈烈除制度根源和国外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个党的干部队伍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品质的下降,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掉了,自私自利思想多起来了。开展反腐败斗争,不仅仅是对腐败者绳之以法,而且这项工作还要继续下去,但同时还需要做的也是特别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已经有腐败行为但还不够法律制裁的党的各级干部要做大量教育挽救工作,如何防止他们继续滑下去,犯更严重的错误。再就是对如何通过对腐败者的腐败之路的深入细致的解剖、分析的典型案例教育更多的目前还没有走上腐败之路的干部不能走上腐败之路,提高他们改造和发展自己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如何自觉采取多种途径、方式、方法启发、调动、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同周围的腐败者和腐败现象做积极的斗争。如果我们的反腐败斗争只限于给腐败者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而忽略甚至完全抛弃反腐败斗争中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使他们在自己头脑中筑起防止和反腐败的长城,不主动团结和带领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这种反腐败斗争必然半途而废。中国当今反腐败斗争就已经出现这种错误倾向,且还在发展下去。这也是当今腐败者前赴后继和愈发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反腐败斗争不能简单化、片面化、形式化,更不能就现象反现象、就人物反人物,不能孤立、静止、片面看问题,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个别看一般,必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阶级斗争观点、联系、发展、矛盾和人的发展的观点,把中国当今的腐败现象和反腐败斗争放在人类阶级斗争的发展史上,放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放在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放在防止党和国家不变质变色、放在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上、放在究竟做什么人的角度去理解和从事这场斗争。

微信扫一扫|长按识别,进入读者交流群

郝贵生
郝贵生
7
0
0
0
0
0
0
0